一、憲法修改原則主要是什么?
憲法修改的原則主要是:
堅持黨的領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修改憲法,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活動和重大立法活動,必須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進行。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把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貫徹到憲法修改全過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堅持嚴格依法按程序進行。守程序是法治之始。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法律,黨帶頭遵守憲法法律,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統一。憲法規定了嚴格的修改程序。憲法修改實踐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漸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政治慣例。嚴格依法按程序修改憲法,確保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是遵循憲法法律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是對法治精神的恪守。
堅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性因素。憲法作為法之統帥、法律之母,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修改要廣察民情、廣納民意、廣聚民智,充分體現人民的意志。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才能確保憲法修改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
堅持對憲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憲法既不能頻繁修改,又不能一成不變,需要在連續性、穩定性和適應性之間尋求平衡。我國1982年憲法延續的修改原則是只作必要性修改,可改可不改的不改,能通過憲法解釋解決的不作修改,以利于憲法穩定,利于國家穩定。我國現行憲法是一部好憲法。這次憲法修改仍然堅持對憲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則,是要對各方面普遍要求修改、實踐證明成熟、具有廣泛共識、需要在憲法上予以體現和規范、非改不可的,進行必要的、適當的修改;對不成熟、有爭議、有待進一步研究的,不作修改;對可改可不改、可以通過有關法律或憲法解釋予以明確的,原則上不改,以保持憲法的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從中央政治局決定啟動憲法修改工作,到召開會議聽取《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稿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征求意見的情況報告,再到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都很好地貫徹了上述憲法修改的總體要求和原則。這次憲法修改一定能充分體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使我國憲法更好發揮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作用。
綜上所述,如果國家想要對具有很強穩定性的憲法進行修改就必須要注意到憲法修改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必須在修改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著標準型的原則,尤其是憲法的修改必須在黨的帶領下按部就班的進行,而任何逾越或者超出限制的修改行為都是不合法的。
國外修改憲法對世界可能有哪些影響?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刮風導致所租房屋受損用賠償嗎
2021-03-17小區相鄰侵權賠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01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