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指定監護人
老年癡呆癥患者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需要由其配偶或者成年子女作為監護人。如果近親屬中有人對他人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一般情況下可以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如果有人對指定仍然不服,則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裁決。
如果沒有配偶成年子女等近親屬或者其他親屬作為監護人,則由患者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不同部門對于其他部門擔任監護人由爭議的,可以提交人民法院裁決。
第二步監護人作為代管
監護人依法確定之后,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老年癡呆癥患者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在確實為保護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利益情況下,可以出售其名下房產和其他財產。
第三步監護不當的法律責任
監護人在出售老年癡呆癥患者房產,或者實施其他監護職責過程中,不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老年癡呆癥患者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其他親屬有權就監護人的上述行為提起舉報控告和起訴,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的知識,如果您還有更多的疑問,可以專業律師,或者直接幫您擺脫法律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農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