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程序上如何審查、判斷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交通事故認定書是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作為一種證據,應當具有證據的基本特征,即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因此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加以審查判斷是我國刑事、民事訴訟證據理論的要求。實踐中,有個別交通管理人員因業務知識、實踐經驗限制,或接受賄賂、徇私舞弊等而作出了與實際不相符的認定。若審判機關對此認定書不加審查就予以采納,勢必造成錯案。那么對事故認定書如何進行審查、判斷呢?
人民法院在審理道路交通肇事刑事、民事賠償案件中,既然將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鑒定結論加以使用,那么劃分事故責任,就應遵循法定的程序,否則,就不具備證據合法性的特征,從而不具備法律效力,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依照《刑事訴訟法》和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制作應當遵循下列程序:
1.認定書應由具有一定資格的交通警察作出。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事故認定書必須由具有一定資格的交通警察作出。實踐中,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往往沒有附鑒定人資格證明,而審判人員也未要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供。如我院審查的史某不服法院的某道路交通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該交通事故發生在鄉村道路上,其交通事故認定書是由派出所的民警作出的,該民警并無鑒定人的資格。法院審理該案時并未對鑒定人的資格進行審查。
2.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在一定的期限內作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經過勘驗、檢查現場的交通事故應當在勘查現場之日起10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果確定之日起5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3.公布交通事故認定書應遵循特定的程序。在審判實踐中,往往存在著這樣兩種情況,一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手續不規范,有的根本沒有送達有關當事人,有的只送達當事人一方而沒有送達另一方;二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雖然將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了有關當事人,但未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出具有關證據,說明認定責任的依據和理由。如我院審查的多起該類民事申訴案件中,交管部門均未向當事人說明認定責任的依據及理由。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發生交通事故之后,我們需要對責任進行認定,在認定的時候需要根據現場的一些痕跡來判斷責任的歸屬問題。發生交通事故之后會在一定的期限內作出責任認定書,如果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資糾紛有精神賠償嗎
2021-02-28房屋出租的租金算孳息嗎
2020-12-27無證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18同居關系能否申請保護令
2021-01-21去律師事務所咨詢收費嗎
2021-03-24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公示催告的管轄
2021-01-28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