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被侵占可以要求返還嗎
不動產被非法侵占的,屬于侵權的行為,被侵占有可以要求侵占人還返不動產,并且恢復不動產的原狀。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普通侵占的構成要件
1、身份犯:行為主體必須是代為保管他人財物的人,或者說是他人財物的占有者,本罪屬于身份犯。
2、行為對象:自己代為保管的他人所有的財物。“代為保管”是指受委托而占有,包括事實上的占有與法律上的占有(無論哪種占有,都要求以委托關系作為前提)。
(1)事實上的占有:只要行為人對財物具有事實上的支配即可,不要求事實上握有該財物。當他人說了一聲“幫我看管一下”時,行為人沒有“代為保管”他人財物。如果行為人只是占有的輔助者,而沒有占有他人財物,也不屬于“代為保管”。
例如,在車站、碼頭幫上下乘客搬運隨身行李的人,并沒有事實上占有乘客的財物,只是乘客占有的輔助者。
(2)法律上的占有:行為人沒有事實上占有財物,但在法律上對財物具有支配力。
例如,不動產的名義登記人,占有該不動產;提單等有價證券的持有人,占有提單等有價證券所記載的財物。
(3)窩藏或者代為銷售的贓物不能成為委托物侵占的對象。
例如,甲為盜竊犯,將其盜竊的財物委托乙窩藏或者代為銷售,但乙知道真相卻將該財物據為己有或者將銷售后所得的現金據為己有。對侵占贓物的行為以贓物犯罪(刑法第312條)論處。如果乙不知是贓物而據為己有,則僅立侵占脫離占有物(原所有人的遺忘物)的犯罪。
3、行為內容:變占有為所有(侵占行為)。
(1)侵占行為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具體表現為將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出賣、贈與、消費、抵償債務等等。委托管理現金的情形,只能以不作為方式實施侵占行為(明確表示不予歸還)。
(2)“非法占為己有”與“拒不退還”:二者表達的是一個含義,即將自己占有的他人財物變為自己所有的財物。“拒不退還”只是對“非法占為己有”的強調,或者說只是對認定行為人是否“非法占為己有”的一種補充說明。
(3)“數額較大”一般是指1萬元以上。
4、主觀要件:故意,并具有不法所有的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單純予以毀壞的,僅成立故意毀壞財物罪。
合同無效返還財產規定
(一)返還財產的關系是一種回復原狀的責任形式,因而它不是一種過錯責任。不要求返還財產的當事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只要合同被確認無效,當事人因無效合同關系取得、占有了對方當事人的財產,這種取得因無合法根據,就應當承擔返還財產的責任。
(二)返還財產,是以財產在法律上和事實上能夠返還為條件的,否則,就構成了《合同法》第58條所指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情形。“不能返還”財產,包括事實上不能返還和法律上不能返還兩種情況。事實上不能返還,主要指標的物滅失且無替代品,或者毀損嚴重無法修復,或者標的物屬專有技術、信息資料等無形財產,或者所給付的是各種勞務及物的使用等情形。法律上不能返還,是指財產已經轉移給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依法取得了該項財產所有權,根據善意取得制度,所有人無權向善意第三人要求返還財產。
(三)《合同法》上所指的“沒有必要返還”,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當事人互相協商后,認為原物雖存在,但采取不返還原物的方式于雙方并無損害,因而以保留各自取得的財產作為處理無效合同的一種方式。但這種保留方式,必須是在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情況下才可以采取。其次,原物雖存在,如果返還原物會加重當事人的經濟損失,造成資源浪費,不符合客觀經濟規律,則也屬于沒有必要返還的情形。如有的標的物為零部件,該零部件雖然存在,但已裝入整機。如返還原物,從整機上拆下,不僅使整機受損,零部件也受損。因此在具體處理此類無效合同時,如機械地照搬返還原物,則會擴大當事人的經濟損失,與市場經濟規律相悖。而只能在確認事實的基礎上采用折價補償作為“返還不能”和“沒有必要返還”的救濟措施。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不動產被侵占可以要求返還嗎”問題進行的解答,不動產被非法侵占的,屬于侵權的行為,被侵占有可以要求侵占人還返不動產,并且恢復不動產的原狀。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孕婦臨產醫院勸回,醫院有責任嗎
2020-12-31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