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當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現場報警,事后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當事人應當在提出請求后十日內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供交通事故證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自接到當事人提供的交通事故證據材料之日起對交通事故進行調查。當事人為提供交通事故證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現場變動、證據滅失,無法查證交通事實的,書面通知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有人民法院對事實予以認定。
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同等責任。”在這里,關鍵的問題是對有條件報案的正確理解,即什么情況屬于“有條件”,什么情況屬于“沒有條件”,這是確定當事人責任的依據。交通事故發生后“要及時報案”的目的是為了便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時趕到現場,并根據現場的客觀情況正確的責任認定。否則,現場情況一旦變化或者不復存在,就失去了作出正確判斷的客觀依據。所以,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及時報案是十分必要的。從規定的要求看,發生交通事故的雙方當事人都有及時報案的法律義務,如果當事人違反了這種義務,沒有及時報案,從而交通事故的責任無法認定,違反法律義務的一方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即承擔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作為對其違法行為的制裁。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
根據有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在第一時間報警,并保護現場。交通事故認定機動車一方負全責有三個前提:1.機動車一方有條件報案、保護現場,卻沒有依法報案、保護現場,致使事故基本事實無法查清;2.沒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行人有交通安全違法行為;3.沒有證據證明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
根據以上小編為您整理的答案,大家都能看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我們應該在第一時間報案,以確保交通事故的認定以及現場的證據等能夠直接有效的反映交通事故的真實情況,而不用等事后大家再來造成“有理說不清”的情況。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同時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您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工傷取鋼板費應該怎么主張
2021-02-26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人進監獄了欠銀行貸款怎么辦
2021-03-11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