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誣告陷害罪追訴標準是什么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fā),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澳笤臁?,是指無中生有,虛構(gòu)犯罪事實,意圖使被誣告者受到錯誤偵查、起訴、審判等?!疤摷俑姘l(fā)”,是指行為人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單位進行告發(fā)。告發(fā)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誣告陷害罪在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為不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quán)利,同時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顒?。
按照有關規(guī)定,行為人涉嫌誣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jié)嚴重的;二是誣告陷害的手段惡劣的;三是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正常工作的;四是有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guī)定,犯誣告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此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告,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構(gòu)成犯罪。至于誣陷沒有達到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辨認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構(gòu)成誣告陷害罪。雖然司法機關查明真相后不會對這些人科處刑罰,但將他們作為偵查的對象,使他們卷入刑事訴訟,就侵犯了其人身權(quán)利。
二、誣告陷害罪如何認定?
(一)本罪與誹謗罪的界限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quán)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
2、主觀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
3、客觀行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fā);后者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fā)。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并不告發(fā),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就構(gòu)成誹謗罪。
(二)本罪與報復陷害罪界限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quán)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quán)利。
2、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
3、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后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行為表現(xiàn)不同:前者表現(xiàn)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fā);后者表現(xiàn)為濫用職權(quán)、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quán)、捏造犯罪事實,并向有關機關告發(fā)的,完全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征,應定誣告陷害罪,不定報復陷害罪。
成立誣告陷害罪,也是要求符合規(guī)定的立案標準才行,否則的話單純的誣告陷害行為,頂多就是按照違法行為作出處理,并不會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層面。而在被認定構(gòu)成本罪之后,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下,對行為人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是造成了嚴重后果的,則就是在3-10年有期徒刑之間追究刑事責任。
誣告陷害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誣告陷害罪是自訴案件嗎?自訴案件范圍是什么
誣告陷害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xù)
2021-01-24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商業(yè)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個人信用破產(chǎn)能出國嗎
2021-02-10賣車合同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2-21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如何書寫開發(fā)房地產(chǎn)協(xié)議書呢
2020-11-25天津下崗職工轉(zhuǎn)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實習期工資與轉(zhuǎn)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什么是以房養(yǎng)老
2021-01-24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什么是網(wǎng)絡投保
2021-01-15保險經(jīng)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土地轉(zhuǎn)讓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