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詐騙罪獲刑后錢誰來還
信用卡詐騙罪構成后罰金是罪犯自己還,這個和別人是沒有關系的,不管是借錢也好還是怎樣,都必須要還款。
信用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1.本透支數額較大的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罪侵犯的客體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財產所有權。
2.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可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4.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行為人主觀上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間接故意和過失犯罪不能構成本罪。在此應指出的是,在信用卡詐騙罪的各種行為中,行為人因行為不同,其犯罪故意也各有其特定內容而不盡相同。例如,使用偽造的信用卡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明知是偽造或者作廢的信用卡,否則,不能構成本罪。在信用卡透支的情況下,區分善意透支與惡意透支,也應當從行為人的故意內容來分析,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則是惡意透支,反之,則是善意透支。
惡意透支
透支是指在銀行設立賬戶的客戶在賬戶上已無資金或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經過銀行批準,允許客戶以超過其賬上資金的額度支用款項的行為。透支實質上是銀行借錢給客戶。所謂惡意透支,根據《刑法》第196條第二款的信用卡詐騙罪規定,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善意透支和惡意透支的本質區別在于行為人在主觀上的差異。兩者在客觀上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善意透支的行為人主觀上有先用后還的意圖,屆時歸還透支款和利息,而惡意透支的行為人透支是為了將透支款占為己有,根本不想償還或者也沒有能力償還,在行為上采取潛逃的方式躲避債務。
依照《刑法》的規定,行為人除了實施上述四種行為之一以外,還必須具備數額較大的要件。如果數額不大,即使有上述行為,也屬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至于什么是“數額較大”,目前尚無明確的司法解釋。但根據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個人詐騙數額較大是指5000元以上。信用卡詐騙罪的數額較大的起點可以參照此規定以5000元為宜。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信用卡詐騙罪構成了的,就會有最少3年以下的刑期,這個會根據自己的惡劣程度來判斷,要是透支的金額不多的,還好說態度好些然后通過減刑,假釋這些就可以早點出來。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委托父母辦理嗎
2021-01-11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農村機動地能買賣嗎
2021-02-12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