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立案后法院是否需要審查管轄權?
管轄權,是人民法院內部具體落實民事審判權的一項制度,法院在立案階段就應對其是否對本案有管轄權進行審查。
若無管轄權,法院需裁定并移送管轄。
但如果雙方當事人均同意該法院管轄的,可適用協議管轄。
協議管轄:又稱合意管轄或者約定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后,以協議的方式選擇解決他們之間糾紛的管轄法院。
債權糾紛中,只有合同之債可以協議管轄,侵權糾紛不能協議管轄,只能法定管轄。
據我國《民訴法》規定可供當事人選擇的法院有: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需注意的是:(1)協議管轄是指糾紛當事人以明確的意思表示在合同條款中或在起訴前以書面協議形式確定管轄的法院,其適用的范圍國內為合同糾紛;涉外的有合同糾紛和財產權益糾紛。《民事訴訟法》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關于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又規定:“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用書面協議選擇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管轄的,不得違反本法關于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2)協議管轄必須具備以下要件方能成立:協議管轄只能就第一審案件的管轄法院達成協議。只能就合同糾紛協議管轄。當事人對合同以外其他民事糾紛不得約定管轄。協議管轄必須以書面形式達成,這是對當事人協議管轄方式的限制。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協議選擇管轄。協議管轄不能違反民訴法及法規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所以,若雙方當事人均同意的法院是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中的一個時,且當事人是因合同發生糾紛時,雙方當事人可以書面的形式約定由該法院受理本案,案件可不移送。若該法院不具有上述所說的條件,則應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審理。
民事案件立案管轄恒定
管轄恒定,是指確定案件的管轄權,以起訴時為標準,起訴時對案件享有管轄權的法院,不因確定管轄的事實在訴訟過程中發生變化而影響其管轄權。
管轄恒定反映了訴訟經濟的要求,它既可以避免管轄變動造成的司法資源的浪費,又可以減少當事人訟累,使訴訟盡快了結。
管轄恒定包括級別管轄恒定和地域管轄恒定,前者主要指級別管轄按起訴時的訴訟標的額確定后,不因為訴訟過程中標的額增加或減少而變動。
法院在對民事案件立案后的管轄權審查工作產生疑問的情況下,可以由律師提出自己的主張。民事案件立案后法院是否審查管轄權等等方面的內容,要是存在疑問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幫助自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開荒地沒有合同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1-02-12土地流轉合同怎么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