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糾紛的處理程序有哪些?
(一)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先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二)土地爭議雙方協商不成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調解,簽訂權屬地界協議書。
(三)協商、調解不成的,按《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由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如屬個人之間、個人與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區、縣級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
(四)發生嚴重的侵犯行為,引起重大的財產損失和人身事故,觸犯法律的可直接由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處理。
(五)跨越縣、市、省級行政管轄區的土地權屬爭議,各由其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這類糾紛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的,由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國務院的土地管理機關組織有關部門臨時組成仲裁委員會進行調解和裁決,并經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批準執行。
(六)地方單位或個人與駐軍發生的土地權屬糾紛,由縣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如當事人雙方的土地跨縣、市、省的,參照上述規定處理。
(七)當事人對有關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土地所有權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現狀,不得破壞地上附著物。
二、土地糾紛怎么維權?
1、協商解決: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宅基地糾紛可以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于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證券市值可以參與配售
2021-03-21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開荒地沒有合同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1-02-12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能依據《土地管理法》認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嗎
2021-02-19只有買賣合同的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款屬于誰
2021-01-15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有誤解該怎么辦
2020-11-13沒有房產證的農村自建房被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