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詐騙預防方式
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個人信息包括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碼等信息,如果有疑惑需要報案的,請親自到銀行等金融部門進行咨詢或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不要按詐騙嫌疑人提供的電話號碼打電話報案。二、注意安全使用網上銀行安裝必要的殺毒、防木馬軟件和網銀安全控件,確認登錄的是真實的銀行網站,不要輕易接收陌生文件,也不要輕易使用他人計算機登錄網上銀行。三、使用自助銀行要提高警惕目前自助銀行門已逐步改造成按鈕開啟式,到自助銀行取款時,若發現自動銀行出入口有可疑裝置或有“按密碼確認”之類的提示信息時,切忌刷卡和輸入密碼,同時及時向銀行和公安機關報告。四、要注意把卡和身份證分開生活中有很多人把身份證和銀行卡放在一起,一旦丟失或被盜,持卡人的資金受損失的可能性極大。五、刷信用卡消費時要確認是否是銀聯POS機刷卡后還要在購物結算賬單上簽字,同時也要注意有無重復的問題,并防止還回的銀行卡被調包。另外,簽名式樣要盡量和卡上的簽名保持一致。六、盡量開通該銀行的即時通訊業務這樣可以更加方便并及時掌握自己銀行卡的消費、取錢信息。七、保護好銀行卡密碼在用銀行卡消費、取款時,是人機對話過程,一旦卡號密碼正確,機器就會默認操作,很多卡的初始密碼是相同的,如一串6、一串8等,應及時重新設置密碼,不給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機。八、要注意是否有可疑攝像頭在自動取款機上操作時如果見到在邊上貼著一些小條,比如緊急通知之類,表明機器已壞,請持卡人打某個電話或者提供密碼信息時,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
詐騙手段
1.短信通知“親切”指導。騙子冒充銀行工作人員通知你的信用卡在某商場刷卡消費成功,并留下查詢電話。當有疑問的你打電話詢問時,騙子會“親切”地指導你到ATM機上操作,用種種說辭誘導你把款轉到他指定的賬號上。
2.電話聯系索要密碼。騙子謊稱你的信用卡被人盜用,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要求受騙人把卡號和密碼報給“銀行工作人員”,以免“信用卡被凍結”。當你將相關資料告知騙子后,信用卡上的金額就會被盜。
3.偽造網站誘人上當。騙子將真正的銀行網站進行克隆,然后在上面發布廣告稱該網上銀行正在抽獎。當你點擊進入后,就會被要求輸入卡號和密碼。
4.貼張“通告”誘你轉賬。騙子常在ATM機上貼一張諸如“銀行系統故障,請按下列流程操作,否則后果自負”之類的通告,當你按照提示操作時,就會把卡上金額轉給騙子。
5.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騙子先在ATM機上做手腳讓你的卡取不出來,然后偽裝成好心人在一旁提醒你重新輸入密碼。當你操作無效到銀行營業廳詢問時,“好心人”便會將卡取走。
6.演雙簧瞬間調包。當你辦完業務尚未取出卡時,旁邊有人問你問題。趁你轉頭說話的間隙,旁邊另一個人已經把你的卡調了包。
7.先偷窺密碼再下手。當你在ATM機上取款或刷卡消費時,小偷已暗中跟蹤并記下你的密碼,而后伺機將你的銀行卡偷走盜用。
8.偷窺受害人個人信息。一些顧客辦理銀行業務時對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強,于是有的騙子憑其超強的記憶力,將被害人的信用卡號、身份證號碼、姓名、銀行卡密碼記下來,然后偽造被害人身份證到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將受害人的存款占為己有。
9.借付款之名詐騙。騙子想方設法查找到某些公司的資料后,打電話假意稱要訂貨先付部分訂金,請財務人員及時查收。一兩天后,騙子再次詢問是否收到貨款,當財務人員回答未收到時,騙子會提供一個所謂銀行的電話號碼要財務人員電話核實,而這個自動接聽電話接通之后,就會提醒你輸入賬號、密碼,當騙子取得賬號、密碼后馬上會偽造身份證到銀行取款。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閱讀,希望您能對詐騙犯的詐騙手段有所了解,詐騙手段雖然多種多樣。但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牢記預防方式,就能避免您的個人財產受到損失。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律霸網頁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
2021-02-12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