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遭遇違法征地,能否拒簽?
可以,因為依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被征收人遭遇違法征地的,被征收人是有權拒絕土地征收的,違法的征地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第七十九條 無權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準文件無效,對非法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非法批準、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有關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
非法批準征收、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第八十條 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二、征地拆遷中如何判斷“公共利益”?
(1)合法合理性。財產權是公民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只有在法定條件下才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慮依法對基本權利加以克減和限制,故須堅持法定與合法原則,也即法律保留和法律優先。
(2)公共受益性。公共利益的受益范圍一般是不特定多數的受益人,而且該項利益需求往往無法通過市場選擇機制得到滿足,需要通過統一行動而有組織地提供。政府就是最大的、有組織的公共利益提供者,它運用公共權力征收征用土地為全社會提供普遍的公益性服務。
(3)公平補償性。與正當補償、適當補償等提法相比,公平補償的提法也許更合乎市場機制的要求,更接近私權利與私權利之間的交往法則。事先補償則體現了政府誠信和法安定性的要求。
(4)公開參與性。以公共利益為由采取強制規劃、征收、征用等特殊行政措施,會嚴重影響到公民的基本權利,必須做到決策和執行全過程的公開透明,依法保障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聽證權、陳述權、申辯權、參與決策權等程序權利和民主權利的有效行使。
(5)權力制約性。以公共利益為由強制克減和限制公民權利,極易造成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緊張關系,尤其是在出現公共危機而行使行政緊急權力時更易于以公共利益之名越權和濫用公權力,故須進行有效的監督制約,這是建設有限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
征地機構進行征地的前提是必須要由當地的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擬定并且審批通過征地方案,并進行書面公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政府機關在網上公告的,不視為已經公告,如果被征地人對于征地方案有異議的,可以要求舉行聽證會或者是直接向行政機關身親行政復議。
政府征地程序的最新規定有哪些?
如何簽訂征地補償協議書?
征地拆遷補償核算公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情感咨詢騙了幾千元怎么維權
2020-11-30稅務局能否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13996工時制違反勞動法嗎
2021-01-28實現抵押權的前提有哪些
2021-03-22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監視居住轉刑拘的條件
2021-02-20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