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合同詐騙罪須滿足哪些條件
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既包括書面合同,也包括口頭合同。構成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是一種廣義上的經濟合同;
第二,合同內容是通過市場交易行為獲取利益;
第三,合同對方是從事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此外,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也可以是無效合同。
相關法律知識
非法占有目的”屬于主觀方面問題。這一問題的焦點是:“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在什么時候產生,是否必須在合同簽訂的當時就有?還是可以在合同簽訂后產生?常見的“借雞下蛋”和“拆東墻堵西墻”的行為如何認定?從理論上講,犯罪行為實施的當時,必須是明知自己是在利用經濟合同,以欺騙手段,實施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應當是直接故意,過失和間接故意不能構成犯罪。
社會處在經濟轉型時期,一些合同當事人在沒有資金情況下,依靠以虛構事實騙得的資金進行經營,盈利了可以履行合同,虧損了則無法返還騙取的資金。一般被稱為“拆東墻補西墻”或“借雞下蛋”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實踐中,一般都屬于事實不好確定的情況,在審判實踐中,這類案件判決的事實都沒有確定為“借雞下蛋”,特別是對“成功勝算機會很少,毫無希望”的情況,很難確認是“借雞下蛋”的主觀心理還是合同詐騙的心理。所以一般都以簽訂合同時,就有犯罪故意認定。但在事實上如果有的證據確實能確定是“借雞下蛋”的事實,應當按照民事欺詐處理。
合同詐騙罪是目的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非法占有目的的有無是認定合同詐騙罪的關鍵。
劃清合同詐騙與合同欺詐的界限
合同欺詐是指以獲取不平等的經濟利益為目的,在經濟活動中故意以不真實的情況作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他人判斷錯誤,從而達到在發生、變更、消滅一定經濟法律關系時獲得優于對方當事人的經濟利益的行為。構成合同欺詐的條件,一是行為人主觀上有欺騙對方的故意;二是客觀上實施了一定程序的欺騙行為;三是使對方當事人產生錯覺簽訂了合同;四是合同沒有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使對方當事人蒙受經濟損失。進行合同欺詐的行為人為了獲取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的經濟利益,總是千方百計地逃避法律,在手段上更是花樣翻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還可以入境嗎
2021-03-14買房出資證明有哪些,如何收集買房出資的證據?
2021-01-12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民告官狀子怎么寫
2021-03-07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什么是放棄繼承權,怎么放棄繼承權
2021-03-22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