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的表現形式具體有哪些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合同詐騙有以下表現形式如下:
一、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勾當
行騙者為了便于實施詐騙的目的,專門持偽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證件,到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義招聘員工、培訓員工,由員工進行詐騙,整個詐騙過程,真正的幕后策劃人始終不露面。因此,合同詐騙案件最終被追究刑事責任的通常都是公司的業務員或一般員工,而隱藏在合法公司后面的策劃人因為極少直接與受騙者接觸,從而得以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公司名義行騙,可以減少行騙的風險,增加行騙手段的隱蔽性。更有甚者,公司連自己招聘的員工都騙,情節十分惡劣。
二、重操舊業者多屢騙不爽
行騙者多數是具有多次行騙劣跡的行家老手,通常一旦罪行被識破,便馬上聞風而逃。當他們認為風聲不緊的時候,就會重操舊業。因為他們對于行騙手段十分熟悉,所以在很短時間內他們便可以迅速成立詐騙組織,實施詐騙行為,而且,為逃避法律懲罰,他們會吸取教訓,得手后立即銷聲匿跡,給有關部門查辦造成困難。
三、運用見證手法騙取信任
合同詐騙公證和律師見證的形式,是較為流行的法律見證形式。正是由于這兩種形式社會效果好,也為老百姓所熟知,行騙者容易抓住這種心理,從而體現其合作項目和合同的真實性。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詐騙的表現形式具體有哪些”問題進行的解答,您如果需要更多的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有哪些步驟有哪些
2021-02-09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