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農村征地 安置補償的內容都有什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11 · 600人看過

我們大家肯定都知道征地方面的事情,征地其實在我們國家的基本上所有的地區都是有發生的。對于征地一般都是分為城鎮征地和農村征地兩種情況,對于兩種情況的規定肯定也是有所不同。那么農村征地 安置補償的內容都有哪些?

一、土地征用

什么叫土地征用呢?土地征用也簡稱征地,是指國家及地方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和城鎮化、工業化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強制將集體所有的土地收歸國有,由國家給予法定補償的行為。簡單說,原來的地是屬于村集體的,經過征地手續后,土地就屬于國家的了,國家給予相應補償。聽起來象做生意一樣,一方交貨,一方給錢。其實,征地與交易有根本區別:交易的雙方是自愿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行為,主體間的權利義務受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征地則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主體間存在著非平等的上、下級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雙方的權利義務受行政法律或經濟法律規范的調整,在征地工作中也許還存在著被征用土地一方不自愿性和征用土地一方的強制性。

我國的土地是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有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有的土地屬于集體所有?!锻恋毓芾矸ā芬幎ǎ骸俺鞘惺袇^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庇捎谖覈耐恋卮嬖谥皣宜小焙汀稗r民集體所有”兩種形態,國家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來搞建設,就必須辦理征地手續,把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國家所有的土地后才能開發建設。

二、征地的基本程序

征地的程序分前后銜接的兩大塊,分別是征地的批準程序和征地的實施程序。批準程序是行政機關內部的事情,農村集體和農民不參與其中的工作,在這里僅作簡要的介紹;實施程序的每個步驟都涉及到被征用土地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保障問題,需要農民朋友的積極參與,故做詳細的介紹。

(一)征地的批準程序。主要分為5個步驟:

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

2、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

3、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查后擬訂征用土地等方案。

4、經市、縣政府同意后逐級上報。

5、征用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者省政府批準。

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國家實行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征地的批準權在國務院和省級政府,在廣西境內征地,只有國務院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有權批準征地,并且,征用的土地之中包含有基本農田的,只有國務院才有權批準。

(二)征地的實施程序。征地的實施機關是市人民政府和縣人民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市轄區政府雖然與縣政府同級,但法律規定市轄區政府不能作為征地的實施機關。征地的具體工作由市、縣的國土資源局承擔。征地的實施程序主要分為六個步驟:第一、發布征地公告;第二,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第三,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第四,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第五,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第六,土地交付。

1、發布征地公告。

征地的主要公告有2個,一個是征地公告,一個是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這兩個公告都非常重要,為了規范土地征用的公告工作,國土資源部專門制定了《征用土地公告辦法》,從2002年1月1日起實施。

先說第一個公告,也就是征地公告。征地公告的目的是向被征地單位告知征地的事實與辦理補償登記的機關和期限等重要內容,標志著征地實施工作的開始。如果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未依法進行征用土地公告的,被征地方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和安置登記手續(《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第14條之規定)。

(1)征地公告的發布機關:市、縣政府。《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第四條規定: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用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

(2)征地公告的發布范圍: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

(3)公告內容:有4個方面:①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用途、范圍,②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面積③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辦法、④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等。

(4)發布后果:公告發布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1)登記機關: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市國土資源局或者合浦縣國土資源局按職能范圍履行登記機關之職。

(2)登記申請人: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所有權人是指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村委會,或者村民小組(生產隊).使用權人一般指承包土地的人、房屋等建筑物的主人等。

(3)登記期限:征地公告規定的期限。

(4)登記所需材料:土地權屬證書、地上附著物產權證明等文件。證明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或者房屋所有權等證書,比如:1962年的“四固定”證、山界林權證、房產證等等。

(5)不辦理登記的后果:補償以市、縣國土資源局的調查結果為準。可能有的村集體不同意征地,或者征地補償標準低,因此不愿意辦理登記;或者錯誤認為不辦理登記,國家的征地機關就執行不了;或者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登記,擔心得不到補償。這些想法是錯誤的、擔心是多余的,辦不辦理登記,都不影響征地的進行,也不影響補償,只不過補償的數額以土地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

3、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擬訂機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會同有關單位實施擬訂。

(2)擬訂根據:土地登記資料、現場勘測結果、經核對的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法律法規規定的征地補償標準。

(3)方案內容:①被征用土地的情況②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等事項。③被征地農民的安置方案。

(4)方案公告: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公告方案,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這是征地過程中的第二個重要的公告,《征用土地公告辦法》對此有明確的規定,沒有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方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安置手續。

(5)聽證:根據國土資源部2004年1月9日頒布、2004年5月1日實行的《國土資源聽證規定》,在擬定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報批之前,征地部門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所謂聽證,通俗來講,就是聽取意見,聽證會也就是聽取意見會。聽取意見有多種方式,比如說調查,開座談會,走訪等。聽證會方式能夠從程序上保證公正,聽取多方面的意見,不偏袒某一方。在聽證會上申請人提出意見后,由各方代表,也就是利益相關人,對是否同意申請人的意見進行論證,以使決策者科學、合理地作出決定。

征地補償和安置的聽證會,是征地部門聽取被征地人對補償和安置方案的意見,在綜合各方面意見后確定征地補償和安置方案。

(6)報批:由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報市、縣政府批準。

4、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確定和批準機關:市、縣政府(并報省政府地政部門備案)。

在征地的過程中,經常發生村民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標準有異議。村民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政府部門批準的征地補償標準有爭議,該如何解決?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村民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按照下列程序解決

首先,找市政府或縣政府進行協商。力爭能夠協商解決。

其次,如果不能通過協商解決的,可以申請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這里需要說明的,不是申請批準補償和安置方案的市、縣政府裁決,而是批準征地的政府,即國務院或者自治區政府。

最后,如果對裁決不服的,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5、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組織實施機關:縣級以上政府地政部門。

(2)費用支付:在方案實施之日起3個月內支付給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支付費用的,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交土地。

6、土地交付

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三、征地補償、安置

(一)征地補償費用的種類

征地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和其它補償費

1、土地補償費,是指因國家征收土地對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損失的補償。

2、安置補助費,是指因國家征收農民集體土地后,為了解決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的并取得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因失去土地造成的生活困難,而給予的補助費用。

3、青苗補償費,是指對征收土地上生長的農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等造成損失所給予的補償費用。

4、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對被征收土地上的各種地上建筑物、構建物,如房屋、水井、道路、管線、水渠等拆遷和恢復費用以及被征收土地上林木的補償或者砍伐費用。

5、其它補償費,是指除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之外的其他補償費用,即因征收土地給征地的農民造成的其他方面的損失而支付的費用,如水利設施恢復費用、誤工費、搬遷費、基礎設施恢復費用等。

(二)征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按照下列標準執行:

(1)征用基本農田的,水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倍補償,旱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九倍補償;

(2)征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的,水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九倍補償;旱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七倍補償;

(3)征用菜地、魚塘、藕塘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倍補償;

(4)征用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林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九倍補償;

(5)征用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林地,已有收獲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七倍補償,未有收獲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三至四倍補償;

(6)征用苗圃、花圃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四倍補償;

(7)征用輪歇地、牧草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二至三倍補償;

(8)征用荒山、荒地、荒溝等未利用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一至二倍補償。

上述地類按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結果確定。

(三)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下列標準執行:

1、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總額分別為:

①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6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

②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5公頃不超過0.06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倍;

③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4公頃不超過0.05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倍;

④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3公頃不超過0.04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倍;

⑤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25公頃不超過0.03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二倍;

⑥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2公頃不超過0.025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四倍;

⑦征用前人均耕地不超過0.02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2、征用林地、牧草地、養殖水面等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總額為該農用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

3、征用荒山、荒地、荒灘和其他無收益的土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四)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1、屬短期農作物的,按一造產值補償,屬多年生農作物的,根據其種植期和生長期長短給予合理補償;

2、林(果、竹)木有條件移栽的,應當組織移栽,付給移栽人工費和木苗損失費,不能移栽的,給予作價補償;

3、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構筑物,按重置價格并結合成新確定補償費,具體標準由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規定。

對在非法占用土地上建設的建筑物、構筑物,在征地公告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林(果、竹)木和搶建的建筑物、構筑物,不予補償。

四、征地補償費的管理和使用

征用土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管理,其使用應當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主要用于發展集體經濟和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平。如興辦企業、開墾耕地、土地整理和提高耕地質量,以及興辦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等。各地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視土地使用者或者土地承包經營者對土地的投入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安置補助費應當用于被征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或土地承包經營者的生產和生活安置。安置補助費應當支付給安置被征地的土地承包經營者或土地使用者的單位。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統一安排使用和管理;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應當支付給安置單位;自謀職業或自行安置的,應當將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安置的個人。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主要用于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的遷建等。自行拆遷的,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可以支付給地上附著物所有者;如果統一組織拆遷或遷建的,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也可以直接支付給承擔拆遷或遷建的單位。

青苗補償費和林木補償費應當支付給青苗和林木的所有者。

對于農村征地 安置補償的內容都有哪些的問題其實在我們國家的每一個地區的規定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總體的規定還是按照我們國家的規定來當做一個總體的框架的。對于這個問題一般情況都是有安置的補償,一般都是有兩種,經濟補償和房產補償。


?關于征地拆遷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征地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幾種?

?政府征地程序的最新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沈榮

沈榮

執業證號:

13310200810334592

浙江中英律師事務所

簡介:

沈榮律師,浙江中英律師事務所律師合伙人,1996年開始工作,職業經歷包括9年法院工作經歷,2年法務工作經歷,2007年開始從事律師工作。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沈榮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沙洋县| 藁城市| 上杭县| 临沭县| 临朐县| 宾阳县| 许昌市| 涞水县| 南靖县| 枣庄市| 塘沽区| 济阳县| 家居| 蓬安县| 伊金霍洛旗| 甘洛县| 绩溪县| 勐海县| 隆子县| 承德县| 洛宁县| 南岸区| 宁明县| 伊宁市| 营山县| 天门市| 招远市| 左云县| 白水县| 石景山区| 乌兰察布市| 育儿| 新邵县| 开远市| 金溪县| 府谷县| 昭觉县| 东乌| 民丰县|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