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合同詐騙的條件是什么
客體
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本罪的對象是公私財物。
客觀方面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這里的合同,應當理解為不包括單純的借款合同,因為利用借款合同進行詐騙相當于直接通過詐騙的手段使得對方產生錯誤認識進而處分財物,完全符合詐騙罪的構成。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罪的詐騙行為表現為下列五種形式: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這里所稱的票據,主要指能作為擔保憑證的金融票據,即匯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謂其他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擔保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行為人只要實施上述一種詐騙行為,便可構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法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主體
本罪的主體,個人或單位均可構成。犯本罪的個人是一般主體,犯本罪的單位是任何單位。
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已拆遷有法律時效嗎
2020-12-12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