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雇傭童工罪情節嚴重怎么處理?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9 · 107人看過

我國古代沒有童工這個說法,也即無論呼吁哪個階段的都是可以從事勞動作業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意識到了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重要性,所以制定一系列保護未成年權益的法律法規,未成年保護法是其中之一,根據相關規定雇傭童工罪情節嚴重怎么處理?

一、雇傭童工罪情節嚴重怎么處理?

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指違反勞動管理法規,雇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的,或者從事高空、井下作業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境下從事勞動,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的客體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勞動管理法規并實施了以下行為:

(1)雇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的;

(2)雇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高空、井下作業的;

(3)雇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境下從事勞動,情節嚴重的。本罪不以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實際損害為必要,只要行為人有以上3種情形之一,就成立犯罪。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自然人。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或應知是不滿16 周歲的人而雇用其從事危重勞動。

刑法244條之一規定,犯本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犯本罪,造成事故,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二、構成非法雇用童工罪的條件有哪些

1、違反勞動管理法規,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勞動。勞動管理法規是指勞動法和國務院與勞動保護有關的行政法規,以及其他法律、法規中有關勞動保 護的規定。雇用是指支付工資使用他人為自己提供勞動的行為。如果是父母讓未成年子女在自己的工廠、作坊等從事勞動的,不宜認定為雇用關系。

勞動管理法規關于勞動者的年齡有著明確的規定。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勞動管理法規明確規定禁止招用十六周歲以下的未成年 人,任何用人單位和個人,使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勞動的,屬于使用童工的違法行為。另外,根據有關勞動管理法規的規定,文藝、體育單位經未成年人 的監護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滿十六周歲的專業文藝工作者、運動員;學校、其他教育機構以及職業培訓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進行不影 響其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的教育實踐勞動、職業技能培訓勞動的,不屬于使用童工。

但是,招收文藝、體育工作者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司法實踐中要注意與一些單位或個人,打著文藝、體育活動的招牌,非法雇用童工進行低俗、危險表演的行為相區別。

2、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高空、井下作業,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境下從事勞動。違反勞動管理法規的規 定,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勞動的,都屬于違法行為,但并非都屬于犯罪行為。構成非法雇用童工罪的行為,僅限于非法雇用童工從事刑法明確規定的對 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較大的特定勞動的行為。

根據國家保護未成年工(指十六周歲以上 未滿十八周歲)的規定,對于未成年工,不得按照其從事第四級勞動強度的作業。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里的勞動強度是國家勞動保護部門為了進行科學的勞動保護 管理,針對正常的生產勞動作業所作的區分,并與相應的勞動保護措施和福利待遇相聯系。

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無論實際從事何種強度體力勞動,均屬于非法使用童工。當然,雖然雇用童工從事體力勞動行為本身均屬于非法行為,但是其違法的程 度與童工所具體從事的勞動的強度大小是密切聯系的。比如說,雇用童工所從事的體力勞動在勞動時間率、平均耗能值等方面相當于一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其危害性 顯然要小于雇用童工從事勞動強度相當于二級或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當企業雇傭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又滿足構成非法雇傭童工的其他條件時,用人單位是會受到法律的懲罰的,符合雇傭童工罪情節嚴重情形的,用人單位除需要支付高額雇傭費用外,還會遭受到刑事處罰、吊銷營業執照等等。


雇傭童工不給工資該怎么辦

非法招用童工承擔什么責任

禁止使用童工勞動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顧繼國

顧繼國

執業證號:

13210201710925833

江蘇凱歸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顧繼國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