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的常見形式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區別
理論上普遍認為,主要應把握如下幾點:
(1)主觀目的不同。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主觀上是以簽訂合同為名,以達到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而民事欺詐行為人雖然也有欺詐的故意,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客觀方面不同。民事欺詐雖然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在一定程度內,故仍應由民事法律、政策調整;合同詐騙罪中的虛構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應由刑法來調整。民事欺詐行為有民事內容存在,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實際行為。
(3)履行合同的實際行為不同。合同詐騙中行為人根本無履行誠意,客觀上不作履行合同的任何積極努力,或者是履行小部分而騙取大部分財物;而民事欺詐行為,行為人有履行合同的誠意,能夠雖有可能無法完全履行,但能作各種努力。
(4)對所獲財物的處理方式不同。合同詐騙中,行為人拿到對方當事人財物后,或攜款潛逃,或是揮霍浪費,根本不想履行合同或將財物歸還對方;而民事欺詐中,行為人在取得財物后,多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為履行合同創造條件。
(5)產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合同詐騙罪承擔刑事責任,而民事欺詐承擔民事責任。
通過上述列舉,律霸網小編認為,只有在確定行為人有無非法占有目的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確定客觀行為和客體的性質。因此,只有主觀上有無非法占有的目的才是合同詐騙罪和民事欺詐行為區別的關鍵所在。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不妨向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現場先期處置需要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5量刑時交不了罰金怎么辦
2021-01-05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2020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08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公司拆遷補償能分紅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