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批捕就一定能判刑么
是不是被判刑是有法院來認定,也就是說沒有法院的判決任何機關不能定誰誰有罪,逮捕只是公安機關在偵查案件過程中采取的一種手段,但是在我國被逮捕后就失去了人生自由,被關押了起來,如果將來人有釋放了,認為不構成犯罪,那么公安機關和檢察院等于是辦理了錯案,要追究責任的,所以被逮捕后一般情況下都是要被判刑的。建議委托律師提供法律幫助,進行辯護,爭取從輕或減輕處罰。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以后取保候審難度相對加大,但并非不可能,即使公安階段沒有成功,到檢察院起訴科時仍然可以積極爭取取保候審。如果表現良好、后果不嚴重的話,即使未能取保候審,也可以在法院階段努力爭取緩刑。當然,在依法的范圍內,法律上的操作方法,還是講究一定技巧的。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刑較輕,沒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及其他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審時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且沒有逮捕必要時,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審
4、依法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具有此種情形,在逮捕前發現的,就不能決定逮捕;在逮捕后發現的,則應變更強制措施,改用取保候審方法
5、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這是指就被拘留人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缺乏證明其有犯罪事實的足夠證據,在拘留的法定期限內不能收集到相應證據,而需繼續收集證據的情形。
6、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偵查、起訴、一審、二審的辦案期限內不能結案,采用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險性的。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7條第7項的規定,對持有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偵查,但不需要逮浦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審。
根據公安部《規定》第63條第5、7項的規定,對提請逮捕后,檢察院機關不批準逮捕,需要復議、復核的,移交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取保候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獲取交通事故證據
2020-12-17涉外婚姻案例實務分析
2021-02-06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在娘家享受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