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動群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秩序。所謂行政法規的實施,指法律、行政法規在社會生活中的貫徹。法律、行政法規是我國法律淵源效力等級比較高的兩個層次。法律,在本罪中僅指狹義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是指規定和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會關系的法律。根據憲法第62條第(三)項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如刑法、民法和訴訟法等;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根據憲法第67條第(二)項應當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是指規定和調整由基本法律調整以外的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社會關系的法律,如《商標法》、《專利法》等。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
煽動,即煽惑、鼓動,是指以鼓動性言語或文字勸誘、引導促使他人去實施犯罪活動的行為。煽動的方式,包括用語言、文字、圖形等,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或者利用演說、張貼、散發、郵寄等形式,煽惑、鼓動群眾以暴力方式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
本罪所指群眾,一般應理解為三人以上的特定的或不特定的多數人,也就是說煽動的對象至少是二人,否則不構成本罪。實踐中掌握被煽動的?"群眾",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宜機械地以人數多少衡量,應強調從被煽動人的范圍和煽動行為指向對象上進行判斷。如果行為人煽動一兩個人去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被煽動的人構成本罪,而原先的煽動者不構成本罪。如果原先煽動的人煽動的目的在于誘起他人產生的煽動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犯罪意圖,則應根據第29條以教唆犯論處。
暴力,是指用武力或者其他強制性手段;?"抗拒",指抵抗拒絕,即故意不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違反公民的守法義務,并公然對抗并拒絕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施行。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本罪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目的,即行為人實施煽動行為,其目的在于混淆視聽,蠱惑人心,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二、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造成嚴重后果",一般是指:
(1)妨礙了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2)所煽動的暴力行為導致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
(3)導致社會動蕩不安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條
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什么是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動群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公司解散了保證金能退嗎
2020-11-27手術出現意外怎么判定
2021-01-07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支票年月日怎么寫
2021-02-09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