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妨害公務罪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履行職責的行為,或者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妨害公務罪的特征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和紅十字會的公務活動。侵犯的對象只能是正在依法執行職務、履行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2、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履行職責的行為,或者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規定了妨礙公務罪,其中第一款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妨礙公務罪最高刑罰是3年有期徒刑,過失致人死亡最高刑罰是7年有期徒刑。
我國對妨礙公務罪中行為人的暴力行為造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重傷結果或因重傷導致死亡結果,甚至故意殺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按處理牽連犯的原則,以重罪吸收輕罪,按故意傷害(重傷)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從重處罰。
妨害公務罪的對象限于三種人
(1)各級各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各級人大代表;(3)各級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須注意,上述人員都必須是依法正在執行某種公務期間,才能成為本罪對象。
妨礙公務罪的主觀條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對方是正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而故意對其實施暴力或者威脅,便其不能執行職務。行為人的動機,往往多種多樣。比如:事關行為人的利益;為了維護他人;與該工作人員有私怨,乘機發泄,進行報復;等等。但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可作為情節在量刑時考慮。但是,如果行為人不知對方是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而加以阻撓的,不構成犯罪。
國家法律規定妨礙公務罪最高刑罰是3年有期徒刑,過失致人死亡最高刑罰是7年有期徒刑。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妨害公務罪的處理方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故意傷人立案后要怎么處理
2020-11-22房產繼承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15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