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理論將故意犯罪分為完成形態和未完成形態,犯罪既遂屬于完成形態,犯罪預備、未遂、中止屬于未完成形態。非法持有毒品罪作為一種持有型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態,實踐中認識分歧較大。
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非法持有毒品罪是狀態犯、舉動犯,行為人持有毒品數量較大就達到既遂形態,行為人沒有實際持有毒品的則完全不構成該罪,故非法持有毒品罪不存在犯罪預備、未遂、中止形態。
另一種觀點認為,非法持有毒品罪是行為犯,理論上應當存在未完成形態,但是,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完成形態即犯罪既遂要求行為人客觀上實際持有較大數量的毒品,而在非法持有毒品的犯罪預備、未遂形態下,行為人尚未實際持有毒品,查證和認定其犯罪意圖的難度較大,故實踐中除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導致的未遂外,極少存在能夠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犯罪預備、未遂的情形。對此,我們贊同非法持有毒品罪理論上存在未完成形態的觀點,鑒于非法持有毒品犯罪預備實際存在的情況極少,且證明的難度頗大,這里主要探討實踐中常有論及的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未遂問題。
準確界定非法持有毒品罪中“持有”的概念,是區分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既未遂形態的關鍵
有觀點認為,非法持有毒品罪中的持有必須是實際持有,即行為人必須將毒品置于自己支配或控制的范圍內,對于所持毒品的來源和對毒品的持有方式、狀態,無特殊要求。
也有觀點認為,非法持有毒品罪中的持有行為,主要是一種狀態,從犯罪之本質——社會危害性的角度來看,持有型犯罪的本質在于其持有行為本身對社會潛在的威脅。我們認為,非法持有毒品中的持有既是一種行為,也表現為一種現實的狀態,但對時間長短沒有要求。持有應當是一種事實上的支配,行為人與毒品之間存在一種事實上的支配與被支配關系,行為人可以直接持有毒品也可以通過他人間接持有毒品,可以實際接觸毒品也可以對毒品形成一種抽象的控制,但不必然對毒品擁有所有權。司法實踐中,對以下兩類情形能否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未遂爭議較大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形態的認定標準是什么”的法律知識。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賴拘留15天后怎么辦
2021-03-23老公失業而離婚可以離嗎
2020-12-24工傷鑒定書丟了怎么辦
2020-12-06勞動糾紛案件如何申請再審
2021-03-03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