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斗毆罪的財產損失由行為人賠償
聚眾斗毆中的財產損失該怎么定性的問題一直是有爭議的。
1、一種觀點認為,應以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數罪并罰。理由是,聚眾斗毆罪侵犯的是簡單客體,即社會公共秩序,人身、財產權利不能成立聚眾斗毆罪的客體。因此,如果行為人在聚眾斗毆過程中致人傷亡的,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之規定,只有聚眾斗毆罪造成人員重傷、死亡的才轉化定罪,如果僅造成被害人一般性傷害(非重傷),則應當以聚眾斗毆罪與故意傷害罪進行并罰。而在聚眾斗毆造成財產毀損的情況下,由于刑法并未規定可以轉化成故意毀壞財物罪,故不論行為人所造成財產毀損之價值大小,均應當以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實施并罰。
2、另一種觀點認為,應當以聚眾斗毆罪來認定,但應將故意毀壞財物數額巨大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其理由是聚眾斗毆罪侵犯的系復雜客體,即在侵害社會公共秩序的同時,也侵害了他人生命健康乃至財產權利,并進一步將上述三項客體區分為主要客體(公共秩序)與次要客體(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或者必要客體(公共秩序)和隨意客體(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無論是將聚眾斗毆罪三項客體劃分為主要與次要客體,還是劃分為必要與隨意客體,二者均認為對人身、財產權利的侵害屬于該罪的犯罪客體,故在聚眾斗毆犯罪中致人輕傷(根據刑法擬制條款,如果致人重傷或死亡的,直接轉化為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罪)或者致財產重大損失的,直接以聚眾斗毆犯罪認定即可,無需另外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毀壞財物罪,并實施數罪并罰。
3、筆者認為,將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作為該罪的次要客體也是不適當的。盡管聚眾斗毆罪往往可能同時侵犯一定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但聚眾斗毆行為只是“往往”而非“必然”造成對他人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利的侵犯,如果認為他人的生命權和財產權也是本罪的犯罪客體,則在聚眾斗毆行為沒有侵犯他人生命權和財產權的情況下就不構成本罪,而這無疑極大地縮小了本條適用的范圍,也不符合聚眾斗毆行為本身的性質。
聚眾斗毆致財產權利遭到重大侵害時,不應將故意毀壞財產罪與聚眾斗毆罪實行并罰,而應當擇一重罪處罰.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能要之前花去的費用嗎
2021-01-10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12-06法院判決后在看守所羈押的怎么提審
2020-11-23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