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事故調查應當由幾個交通警察進行?
答:(1)適用簡易程序的交通事故調查,一名交通警察就可以進行。
(2)適用一般程序的交通事故調查,交通警察不得少于2人;否則因違法取證,調查取得材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提示】交通事故當事人應當了解事故調查適用的程序,監督交警部門依照程序執法,否則可能造成證據材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法律后果。
2.交通警察到達事故現場后,應當立即進行哪些現場處置工作?
答:交通警察到達事故現場后,應當立即進行以下的現場處置工作:
(1)劃定警戒區域:放置發光/反光錐筒和警告標志,二者缺一不可;
(2)組織搶救受傷人員;
(3)指揮勘查、救護等車輛停放在便于搶救和勘查的位置,開啟警燈,夜間還應當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和示廓燈;
(4)查找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和證人,控制肇事嫌疑人。
3.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交通警察是否有權判定當事人已經死亡,并放棄搶救措施?
答: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只有急救、醫療人員有權確認是否已經死亡;已經死亡的由醫療機構出具死亡證明。
【提示】交通警察無權判定當事人已經死亡并放棄搶救措施。
4.交通事故現場圖、現場勘查筆錄應當由哪些人簽名?
答:現場圖、現場勘查筆錄應當由參加勘查的交通警察、當事人或者見證人簽名。
當事人、見證人拒絕簽名或者無法簽名以及無見證人的,應當記錄在案。
交通警察繪制現場圖必須使用繪圖筆或者翠水筆繪制、書寫。
5.什么情形有權扣留事故車輛和機動車行駛證?
答:(1)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事故車輛及機動車行駛證,并開具行政強制措施憑證。
(2)車輛具有違法狀態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車輛直至違法狀態消除為止。
(3)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機動車駕駛證:
①飲酒、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
②機動車駕駛人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③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的;
④駕駛拼裝或者已經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的;
⑤在一個記分周期內累積記分達到12分的。
【提示】(1)如果無以上情形,當事人有權拒絕交警部門扣押車輛、行駛證的要求。(2)交警部門扣押車輛、行駛證需要出具扣押物品清單,由交警部門蓋章,當事人簽字。
6.哪些情形有權扣留物品?
答: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押與事故有關的物品,并開具扣押物品清單一式兩份,一份交給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
【提示】與事故無關的物品,公安機關無權扣押。
7.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扣留車輛、行駛證、物品的期限為多長?
答:(1)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扣留違法狀態的車輛、行駛證的期限為違法狀態消除之日為止。
(2)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因檢驗、鑒定需要扣留機動車的,扣留期限取決于檢驗、鑒定時間:
A.自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3日內委托檢驗、鑒定;
B.檢驗、鑒定機構完成期限不得超過20日/60日(應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
C.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5日內應當通知當事人領取扣留的事故車輛、機動車行駛證以及扣押的物品。
(3)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押物品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指自然日,下同);案情重大、復雜的,經本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0日;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對于需要委托檢驗、鑒定的物品,其扣留期限視鑒定完成時間確定(同車輛扣留期限規定)。
【提示】扣押期限屆滿時,當事人應當及時前去交警部門領取扣押物品,以免遭受扣押物品損毀、滅失的風險,以及增加的保管費用。
8.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否有權扣留事故車輛所載貨物?
答: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扣留事故車輛所載貨物。
但是,如果所載貨物為交通事故中的證據,則可以根據收集證據的需要予以扣押。
9.交通事故發生時沒有報案,事后報案交警部門如何處理?
答:事后報案是指當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現場報案,事后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交通案件。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報警,事后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本規定第十條的規定予以記錄,并在3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1)經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受理,并告知當事人;
(2)經核查無法證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或者不屬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提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事故調查程序是否合法,涉及到所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是合法有效問題,當事人應當多加關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分置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5當眾辱罵他人怎么處罰
2020-12-20侄兒能贍養嗎
2021-01-27退休金是單位發還是國家發
2021-02-17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