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1年,曾某和黃某協議離婚,約定將夫妻共有的一套兩層住房的第二層登記在兒子名下,第一層歸黃某所有。離婚后,曾某仍然住在二樓,黃某多次要求曾某搬出,遭到曾某拒絕。一天,黃某趁曾某外出,將大門鎖和房門鎖全部換掉,致使曾某無法進入房屋。曾某表示贈與不成立,要求收回二樓住房。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贈與合同不成立。曾某雖然在離婚協議中同意將自己應有的房產贈與未成年的兒子,但是兒子并沒有在協議中簽字。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表示同意接受的合同。兒子沒有表示同意,則贈與合同未成立,房子第二層有一半的產權仍然屬于曾某。
第二種意見認為,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且是不要式合同,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人的曾某某只要不反對接受贈與,就應當視為贈與合同成立。但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根據《合同法》和《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房屋贈與合同在辦理房屋產權過戶登記手續之后生效。此時,曾某可主張撤銷贈與,行使完整的所有權。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認為曾某贈給其子曾某某的房產合同已經成立,但沒有生效,曾某有權撤銷贈與合同。
首先,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它自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可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標的物為合同的成立要件。所以,只要曾某表示把房子的第二層贈給曾某某,且曾某某也表示接受贈與,贈與合同就成立了。
其次,贈與合同是不要式合同,意思表達方式比較靈活,既可以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甚至是默示。本案中,曾某的兒子曾某某才十一歲,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要他在父母的離婚協議書上簽字不太現實,就算是口頭上答應也不一定能行。所以,對于曾某某接受曾某贈與房產的意思表示方式應該靈活處理,即只要曾某某沒有表示反對,而且曾某也沒有證據證明兒子不同意接受贈與,就應當認定為接受贈與。因此,該贈與合同合法成立。
再次,《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七條規定“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本案中,曾某雖然把房產贈給了曾某某,但并未實際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因此房產產權并未實際轉移。曾某仍然是實際物權人,可以主張房屋的所有權。此時,曾某可以依據贈與人享有的任意撤銷權撤銷該贈與合同。
綜上,本案中房屋產權并未進行過戶登記,曾某可以主張撤銷贈與,收回房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交通事故篇> 何為飲酒駕車、醉酒駕駛,該如何處罰?
2021-03-11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