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后能把錢補齊不判刑嗎
答案是不可以的。
受賄罪的數額認定標準
受賄罪的量刑問題與受賄罪基本相同。以受賄數額和受賄情節為標準,具體確定行為人的刑罰。
對犯受賄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個人受賄數額在5千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二)個人受賄數額在5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個人受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對多次受賄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受賄數額處罰。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有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項規定情形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財物,或者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利用職務之便是受賄罪客觀方面的一個重要構成要件,利用職務之便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職權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法作出一定行為的資格,是權力的特殊表現形式。具體是指利用本人職務范圍內的權力,也即利用本人在職務上直接處理某項事務的權利。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財物,是典型的受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大量受賄罪是利用職權的便利條件構成的。例如,負責掌管物資調撥、分配、銷售、采購的人,利用其調撥權、分配權、銷售采購權,滿足行賄人的愿望,而收受財物。
(2)利用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利用與職務有關的便利,即不是直接利用職權,而是利用本人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而本人從中向請托人索取或存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為。實踐中,利用第三者職務上的便利,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親屬關系,二是私人關系,三是職務關系。至于前兩種情況,利用的主要是血緣與感情的關系,與本人職務無關。對于單純利用親友關系,為請托人辦事,從中收受財物的,不應以受賄論處。在第三種情況下,則與本人職務有一定關聯。受賄人利用第三者的職務之便受賄,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其一,利用第三者的職務之便,必須以自己的職務為基礎或者利用了與本人職務活動有緊密聯系的身份便利。其二,是受賄人從中周旋使他人獲得利益。根據司法實踐,利用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一般發生在職務上存在制約或者相互影響關系的場合。
從受賄罪的客觀行為來看,有兩種具體表現形式:
(1)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財物。索賄是受賄人以公開或暗示的方法,主動向行賄人索取賄賂,有的甚至是公然以要挾的方式,迫使當事人行賄。鑒于索賄情況突出,主觀惡性更嚴重,情節更惡劣,社會危害性相對于收受賄賂更為嚴重。因此,本法明確規定,索賄的從重處罰。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索取他人財物的不論是否為他人謀取利益,均可構成受賄罪。
(2)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賄賂而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收受賄賂,一般是行賄人以各種方式主動進行收買腐蝕,受賄人一般是被動接受他人財物或者是接受他人允諾給予財物,而為行賄人謀取利益。
傳統觀點認為,為他人謀取利益是受賄罪的客觀要件,如果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財物但事實上并沒有為他人謀取利益的,則不成立受賄罪。同時認為,為他人謀取的利益是否已經實現,不影響受賄罪的成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1989年《關于執行〈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若干問題酌解答》也指出: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同時具有“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才能構成受賄罪。為他人謀取的利益是否正當,為他人謀取的利益是否實現,不影響受賄罪的成立。據此,為他人謀取利益,是指客觀上有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而不要求實際上使他人取得了利益。我們將這種觀點稱為舊客觀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刑事追訴期和受賄罪最高刑罰的規定,受賄罪的追訴時效為二十年。如果認為二十年后還有追訴必要,必須報請最高檢察院核準。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咨詢,我們將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界定網絡小說侵權
2020-11-15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