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交通事故營養費問題,確實比較難統一個標準。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營養費的計算的前提條件是:在醫院的出院診斷證明書上有“出院后需加強營養”的說明;計算方式一般是按照不超過醫療費的20%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4條僅有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1、營養費是為了恢復健康而必須的費用,它應包括購買補品費,住院期間適當的湯水費等。在當今日常生活中,人們注重生活品質,廣泛重視營養的補充的前提下,傷者的營養費對應的營養品顯然不是日常生活之必須的營養品,因此對于需要支付營養費的營養品應當的范圍與等級,應由醫療機構的意見作為參考。
2、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傷情顯著輕微,不需住院治療的,一般不賠償營養費。受害程度達輕傷以上者,賠償營養費,賠償期限從受害之日起到傷情基本痊愈之日止。下面是一些常見的需要增加營養的情況:
(1)外傷或手術時出血較多者(一般要400毫升以上);
(2)年老體弱受傷較重者;
(3)、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者,如胃腸部分或全切除、肝臟破裂或部分切除、胰腺破裂或部分或全部切除等;
(4)其它原因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者;
(5)不能正常進食,需要鼻飼者,如休克、植物人、昏迷;
(6)較大面積燒傷者。
3、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醫療機構的意見作為參考是《解釋》規定的前提條件,醫療機構的營養意見應當是以輔助治療的需要為前提的,認為受害人確有補充營養食品作為輔助治療的需要,并對需要的營養品的等級做出評估,在此基礎上確定具體的營養費。如果醫療機構沒有出具營養意見,可以推定為不需要輔助治療的營養,不應對營養費進行賠償。在一些人身損害的場合,對于是否需要營養品進行輔助治療,不是普通人所能決定的,必須借助于專業人員的意見確定,因此,應當在營養費的賠償數額確定上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
醫療機構的意見,其內容應包括是否需要額外增加營養,需要加強營養的期限等。醫療機構的營養意見應當是以輔助治療的需要為前提的,對個案而言,如果醫療機構沒有出具營養意見,可以推定為不需要輔助治療的營養,不應對營養費進行賠償。如果醫療機構出具了營養意見,也不能不加以審查及質證就予以采信,因為醫療機構意見僅是參照,不是根據。由于受到醫患關系、人際關系、社會關系、醫療市場競爭等影響,很難保證醫療機構出具的意見公正、科學、準確。因此,法官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對醫療機構出具的意見進行審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如何進行行政處罰
2021-02-25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