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從受賄罪的客觀行為來看,有兩種具體表現形式:
(一)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財物。索賄是受賄人以公開或暗示的方法,主動向行賄人索取賄賂,有的甚至是公然以要挾的方式,迫使當事人行賄。鑒于索賄情況突出,主觀惡性更嚴重,情節更惡劣,社會危害性相對于收受賄賂更為嚴重。因此,本法明確規定,索賄的從重處罰。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索取他人財物的不論是否為他人謀取利益,均可構成受賄罪。
(二)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賄賂而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收受賄賂,一般是行賄人以各種方式主動進行收買腐蝕,受賄人一般是被動接受他人財物或者是接受他人允諾給予財物,而為行賄人謀取利益。
如何認定利用職務之便
利用職務之便是受賄罪客觀方面的一個重要構成要件,利用職務之便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職權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法作出一定行為的資格,是權力的特殊表現形式。具體是指利用本人職務范圍內的權力,也即利用本人在職務上直接處理某項事務的權利。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財物,是典型的受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大量受賄罪是利用職權的便利條件構成的。例如,負責掌管物資調撥、分配、銷售、采購的人,利用其調撥權、分配權、銷售采購權,滿足行賄人的愿望,而收受財物。
(二)利用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利用與職務有關的便利,即不是直接利用職權,而是利用本人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而本人從中向請托人索取或存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為。實踐中,利用第三者職務上的便利,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親屬關系,二是私人關系,三是職務關系。至于前兩種情況,利用的主要是血緣與感情的關系,與本人職務無關。對于單純利用親友關系,為請托人辦事,從中收受財物的,不應以受賄論處。在第三種情況下,則與本人職務有一定關聯。受賄人利用第三者的職務之便受賄,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其一,利用第三者的職務之便,必須以自己的職務為基礎或者利用了與本人職務活動有緊密聯系的身份便利。其二,是受賄人從中周旋使他人獲得利益。根據司法實踐,利用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一般發生在職務上存在制約或者相互影響關系的場合。
綜合上面的介紹,從受賄罪的客觀行為來看,有兩種具體表現形式。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受賄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購買不良資產需要牌照嗎
2020-12-06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公司墊付醫藥費的是否需要償還
2021-03-19請律師律師費怎么給,律師服務如何收費
2021-01-25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