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單位行賄的方式有幾種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784人看過

單位行賄的方式有幾種

(1)經(jīng)單位研究決定的由有關人員實施的行賄行為;

(2)經(jīng)單位主管人員批準,由有關人員實施的行賄行為;

(3)單位主管人員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實施的行賄行為。

需要指出的是,行賄行為的違法所得必須歸單位所有,如果歸個人所有,應以自然人的行賄罪論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2、3條分別規(guī)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單位行賄的對象有哪些

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對象能否包括國有單位,對此問題,本罪的犯罪對象既包括國家工作人員,也包括國有單位,其理由是定義單位行賄罪的《刑法》第393條將此罪規(guī)定為兩種情形,其前一種情形“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中的行賄對象未指明是國有單位或國家工作人員,故將二者全部包括進去。認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理由是:研究一種具體犯罪的概念及其構成,不能僅根據(jù)《刑法》的一、二條法律條文來考究,而應結合同一類犯罪甚至整部《刑法》加以分析,就行賄這類犯罪行為而言,在刑法第八章《貪污賄賂罪》中規(guī)定了四種行為:

(1)自然人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行賄;

(2)自然人對國有單位的行賄;

(3)單位對國有單位的行賄;

(4)單位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行賄。而“兩高”分別就《刑法》的罪名的確定問題的有關司法解釋,都將第一種情形,即自然人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行賄犯罪確定為“行賄罪”;對第二、三種情形,即自然人或單位對國有單位的行賄犯罪定義為“對單位行賄罪”;而對第四種情形,即單位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行賄犯罪規(guī)定為“單位行賄罪”。若將單位也列為“單位行賄罪”的犯罪對象,勢必造成“單位行賄罪”和“對單位行賄罪”這兩種犯罪在犯罪對象上相互包容,這是不符合邏輯的。

行賄罪的行為方式有哪些

(1)主動給予。這是指行為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主動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給予財物的形式很多,一般表現(xiàn)為直接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金錢、貴重物品,汽車、房屋、古董等;提供費用讓國家工作人員旅游、出國考察、娛樂等;為國家工作人員提供具有現(xiàn)金消費功能的所謂的會員卡、打折卡、購物卡等;以賭博形式,故意輸錢給國家工作人員;為國家工作人員的手機充值等。

(2)被動給予。這主要是指行為人被索賄或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該種行為方式引發(fā)行賄罪的風險以行賄人實際獲得不正當利益為前提。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能構成行賄罪。相比之下,國家工作人員只要實施索賄行為,就可以引發(fā)受賄罪的刑事風險,而不以是否為行賄人謀取利益為條件,更不用問是正當利益還是不正當利益。

(3)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斑`反國家規(guī)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和行政措施、發(fā)布的決定和命令?!敖?jīng)濟往來”是指經(jīng)濟合同的簽訂、履行或者其他形式的經(jīng)濟活動以及各種對外經(jīng)濟活動。實踐中,回扣、手續(xù)費的名義很多,包括好處費、辛苦費、介紹費、酬勞費、信息費、活動費,等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單位行賄的方式有幾種”問題進行的解答,單位行賄是屬于單位犯罪的一種,行賄的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由單位研究決定行賄、由單位負責人批準行賄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fā)給律師。

評論區(qū)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yè)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fā)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fā)布咨詢
劉龍梅

劉龍梅

執(zhí)業(yè)證號:

12207201111329064

吉林巨石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yè)于吉林大學法學院。從事法律工作17年。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豐富的從業(yè)經(jīng)驗,具有良好的協(xié)調(diào)溝通能力。一直秉承“恪守誠信、委托人利益至上的原則”,把每一個案件都當作一個項目來做,發(fā)揮個人最大的優(yōu)勢,堅定捍衛(wèi)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努力通過法律渠道幫助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龍梅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