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國有資產罪的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有資產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權。
所謂國有資產,包括依法經由上述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國有資產。例如稅務機關掌握著的納稅人依法上交國家的稅款等等。國家對單位的財經分配,有一整套宏觀管理制度,例如對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國有企業,凡實行承包經營者,國家均試行資金分帳制度:將該企業掌握的資金分為國家資金和企業資金。其中,凡國家資金,不得用作企業職工集體福利基金或用作職工獎勵獎金等。否則,即屬違背國家對國有資產管理的不法行為,其中集體私分國有資產者,更進一步地侵犯了國有資產的所有權,數額較大者,即構成本罪。
客觀要件
私分國有資產罪概念上文已有所講,那么我國刑法規定,私分國有資產數額較大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私分國有資產罪是1997年10月施行的《刑法》中新設立的罪名。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本罪是單位犯罪,但根據法律規定只處罰私分國有資產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行為須有明知是國有資產而故意違反國家規定,將其集體私分給個人的確定故意。如疏忽大意地誤將國有資產當作企業資金加以集體私分者,不能成立本罪,情節嚴重者,可按有關瀆職犯罪處理。
私分國有資產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十一)私分國有資產案(第396條第1款)
涉嫌私分國有資產,累計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
律霸小編提醒您,國有資產除國有資金外,還包括國有的生產資料、生產資料乃至屬于國有的產品、商品等,基于此,本罪私分的對象既可以是國有的錢、股份、其他有價證券,也可以是國有的其他固定資產。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計算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
2021-03-25不服醫療事故鑒定怎么辦
2020-11-16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什么效力
2020-11-17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