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資金罪四要件是怎么規定的?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資金的使用收益權,對象則是本單位的資金。所謂本單位的資金,是指由單位所有或實際控制使用的一切以貨幣形式表現出來的財產。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行為,具體地說,它包含以下行為: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超過三個月未還的;
2、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行為人只要具備上述三種行為中的一種就可以構成本罪,而不需要同時具備,
上述挪用資金行為必須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具有管埋、經營或者經手財物職責的經埋、廠長、財會人員、購銷人員等,利用其具有的管理、調配、使用、經手本單位資金的便利條件,將資金挪作他用。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具體包括三種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監事,二是上述公司的工作人員,是指除公司董事、監事之外的經理、部廠]負責人和其他一般職工。上述的董事、監事和職工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三是上述企業以外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職工,包括集體性質的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職工,另外在國有公司、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中外合作股份制公司、企業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所有其他職工以及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只能成為挪用公款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已在挪用或借貸本單位資金,并且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而仍故意為之。
刑事犯罪活動的是要件就是客體要件,客觀要件,主體要件和主觀要件。具體到挪用資金罪的構成要件的話,法律上對挪用資金罪的構成要件規定的也特別的清楚。為了避免出現挪用資金這種犯罪行為,公司應該建立相對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
挪用資金罪數額較大的標準
挪用資金罪最新司法解釋
挪用資金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現房,購房者買現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2婚姻關系無效能否撤訴
2020-12-04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假冒注冊商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什么叫第三者責任險?
2021-03-06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