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投訴七大誤區包括所有消費都可投訴、所有購買商品都可投訴、商品、服務有詐可“假一賠十”、所有投訴都可得到精神賠償、凡與消費“有關”都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所有投訴消費者協會都要受理、商品的質量糾紛由消費者協會判定,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
消費投訴七大誤區
消費投訴是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誤區一:所有消費都可投訴
《消法》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因此,非此對象的消費投訴不屬消費者協會的受理范圍。
誤區二:所有購買商品都可投訴
兩種情況下,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投訴消費者協會不予受理。一種是超過保修期的商品。一種是使用不當、人為造成的損壞。
誤區三:商品、服務有詐可“假一賠十”
《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一倍。也就是說,假一賠一,而不是假一賠十。
誤區四:所有投訴都可得到精神賠償
《消法》第43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25條規定,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但如提出一些“過”的要求,消費者則應“三思”。
誤區五:凡與消費“有關”都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消費者丟物通常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當然,如果消費者在超市將物品交由存包處保管,領取時發現物品丟失,消費者協會則可介入調解。
誤區六:所有投訴消費者協會都要受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有9種情況投訴不予受理:1、經營者之間購銷糾紛;2、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3、商品超過規定的保修期和保質期;4、商品標明是“處理品”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5、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導致商品損壞或人為損壞的;6、被投訴方不明確的;7、爭議雙方曾經達成調解協議并已執行,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8、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9、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
誤區七:商品的質量糾紛由消費者協會判定
涉及到質量鑒定的糾紛,只能到相關檢測部門做出質量鑒定后,消費者協會才可以此為依據,借助法律規定,幫助消費者討回公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離婚一方不出面怎么辦
2021-01-03律師在接受委托后需要進行哪些程序
2021-03-10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權利質權標的的要件有哪幾種
2021-03-22貴州安順車禍傷殘評定為十級的應陪償多少錢
2021-01-31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