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焦點十分關鍵,一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之性質,二是依法從事公務之特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條例》,企業法人分為:一是全民所有制(即國有企業),二是集體所有制企業,三是聯營企業,四是三資企業,五是私營企業,六是其他企業。從廣義上講,凡是國有資本入股的公司、企業,都可稱為國有公司、企業。在司法實踐中,認定公司、企業的性質,易產生兩種錯誤誤區:誤區之一,把形式上的非國有而事實上的國有相混淆。由于我國公司、企業的設立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較多,且受長期計劃經濟影響,加之企業登記不夠規范,因而公司、企業營業執照上的企業性質有時不能反映公司、企業的真實性質。比如,某國有企業出資設立的一新企業,按當時政策辦集體制企業可享受到許多優惠政策,于是按當時呈報的性質為集體企業,這樣營業執照上的企業性質注冊為集體,按照誰出資誰所有的原則,該企業的資產應為國有資產,而不能單純依照營業執照上注明的集體性質來認定。誤區之二,把形式上的國有而事實上的非國有相混淆。我們通常認為**石化、**啤酒等大型上市公司是國有公司,但根據200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國有資本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財物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中指出,在國有資本控股、參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除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單位委派從事公務以外,不屬于國有工作人員。據此解釋,在認定其管理人員身份時,已不把他們作為刑法中的國家工作人員對待。筆者認為如何判斷公司、企業的性質,應深入驗證其資本,即企業的資本都是國有的,則該企業為刑法意義上的國有企業,反之則為非國有企業。一句話,資本性質決定了公司、企業的性質。
刑法條文:第二百七十一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八十三條第一款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故意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進行虛假理賠,騙取保險金歸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