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重失職的情況應該怎么判定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此即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違反其忠于職守、維護和增進用人單位利益的義務,有未盡職責的嚴重過失行為或者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的故意行為,使用人單位的有形財產、無形財產或人員遭受重大損失,但未達到受刑罰處罰的程度。例如:因玩忽職守而造成事故的;因工作不負責任而經常產生廢品、損壞設備、浪費材料等。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家大型中外合資企業一位流水線上的員工,因為要求增加過節補貼的問題和單位領導發生爭議。由于一時情緒難以控制,該員工將流水線上的關鍵生產設備拆下并藏匿起來,致整條生產線停工一天,單位無法按時交貨,不得不承擔延遲交貨的違約金5萬元。企業當即決定解除與該名員工的勞動合同關系,員工不服,提起了勞動爭議仲裁申請。
仲裁過程中,單位提供了經員工簽字認可的《員工手冊》:在違紀行為這一章,包括了破壞生產設備等情形。更關鍵的是,《員工手冊》也同時明確規定了關于“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規章制度的標準,即對公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到3萬元及以上者為“嚴重”。由此,案件就變得非常明朗了:企業為其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提供了充分合法的依據,履行了完整的舉證義務,員工的訴請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駁回。
二、嚴重失職單位怎么處理
企業規章制度不僅僅在管理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是企業在勞動爭議中制勝的關鍵所在。單位因員工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規章制度而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必須要有明確的、合法的規章制度存在。其所謂“明確的”要求是:單位必須能拿出符合法律規定形式的規章制度,以證明員工確實違反了相應制度,且程度嚴重,兩點缺一不可。在上述案例中,正是因為企業的規章制度對于何為“嚴重”,才使得企業能夠拿出充分的依據來證明自己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行為是合法有效的。因玩忽職守而造成事故的;因工作不負責任而經常產生廢品、損壞設備、浪費材料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在判定員工嚴重失職的情況時,需要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看是否存在工作失職情況,若存在那么才能認定為失職,并且這里的失職還有具體的程度之分。根據不同的失職程度,給予員工的處理是不同的。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咨詢,我們將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包括什么
2021-01-04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土地轉讓未辦理相應手續是否有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