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搖撞騙主觀方面是什么?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國民對國家機關的信賴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
二、與詐騙罪的界限
兩者都表現為欺騙行為,而且招搖撞騙罪也可以如詐騙罪那樣騙取財物,因而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侵害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僅限于公私財產權利。
(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和方式進行。
(3)犯罪的主觀目的不同。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的目的廣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的不同。只有詐騙數額較大以上的公私財物的,才可構成詐騙罪;而法律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的構成并無數額較大的要求,這是因為,這種犯罪未必一定表現為詐騙財物,而有可能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現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決定的對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的破壞。盡管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有上述區別,但在行為人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去騙取財物的情況下,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屬于想象競合犯。處理想象競合犯的案件應當按照從一重罪處的原則。
(5)犯罪目的的不同。
招搖撞騙的主觀行為認定上,應當是犯罪分子利用欺詐或者詐騙的手段來進行違法活動,法律上規定的對招搖撞騙罪的認定是,只要犯罪分子存在招搖撞騙的行為,就可以按照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司法機關結合實際來進行辦理。
招搖撞騙罪刑事處罰是怎樣規定的?
招搖撞騙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招搖撞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房屋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2021-03-10傷害罪法庭怎么判
2020-11-07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有哪些
2020-12-30合并體系內的公司注銷了怎么處理
2020-12-13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