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公用房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倉儲用地5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二、土地使用權獲得的方式有哪些?
1、劃撥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出讓土地使用權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有關土地使用年限的規定,是我國法律中明確規定的,涉及到辦公用房的土地使用年限,是基于實際的土地類型而定的,不是的土地使用類型所認定的土地使用年限是不同的,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詢土地管理部門。
商業用地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最新的土地出讓年限是多久
農村土地使用權年限能永久轉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