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二手房需要注意的陷阱
陷阱一:產權狀況不明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司法機關或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房屋不得轉讓。若房屋設定有抵押,房地產交易中心也不會辦理此種房屋的產權過戶手續。上述兩種情況常常會被購房者忽略,而房屋業主通常又不會主動提及。如此一來可能會給買方造成損失。
陷阱二:房屋類型不明
現在二手房市場上的房屋大部分為商品房,但也存在部分未轉為產權的使用權房。如果這類使用權房未取得產權證,根據有關規定是不能轉讓的。另外,若求購的是非居住用房,則該房屋的類型必須為商業用房,因為商業用房才可辦理營業執照。若購買住宅房,購房人將無法從事預期的商業用途。
陷阱三:合同簽訂人身份不明
房屋買賣合同應由購房人與房屋產權人簽訂。如果購房人忽略驗證合同簽訂人的產權人身份,以及該房屋是否還有其他產權人,則產權人或其他共有權人若以合同簽訂人未取得其委托為由,主張該合同無效,那么,購房人僅能向合同簽訂人追究非常有限的締約過失責任,即由于合同未成立而給其造成的直接損失,且舉證責任在于購房人。發生這種情形,對購房人非常不利。
陷阱四:模糊的付款方式
很多買賣雙方通常只關注房屋價款達成一致,對于具體的付款方式卻未給予應有的重視,結果在其后履行過程中,常常由于某筆款項的支付時間不明而產生糾紛,受損失的一方因為當初與對方未訂有明確條款而只能自認倒霉。
陷阱五:模糊的交房約定
有時,買賣雙方對于付款方式已有明確的約定,但卻疏忽了交房這一重要環節。在此可能會涉及到交房的具體時間等問題。若無具體約定,則可能出現逾期交房,卻無法追究業主違約責任的被動局面。
陷阱六:非居住用房稅費承擔人不明
購買、出售非居住用房需繳稅費的種類和數額與居住用房有較大差別。若由于對購買、出售非居住用房應繳稅費估算不足,則可能出現大大超出購房人原先預算或嚴重影響售房人預期收益的情形。簽訂合同前,雙方應先到房屋所在地的房地產交易中心,或請教專業人士確定非居住用房買賣應繳稅費的具體種類及數額,做到心中有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經許可運輸煙花爆竹如何處罰
2020-11-22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結婚前替對方還房貸離婚怎么辦
2020-12-27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