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搖撞騙罪和搶劫罪合并會如何處罰?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搶劫巨額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二、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對社會的正常管理活動。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冒充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人員;二是此種國家機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低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職務高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是指以假冒的身份進行炫耀、欺騙,關鍵在于“騙”,如騙取金錢、愛情、職位、榮譽等,從而獲得非法利益。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國民對國家機關的信賴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三、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兩者的區別在于:
(1)前罪是以“騙”為特征的,被害人在受騙后往往是“自愿”交出財物或出讓其他合法權益;而后罪,雖然也有“詐”的成份,但卻是以“恫嚇”被害人為特征,即對財物的持有者施以恫嚇,造成其精神上的恐懼,出于無奈,被迫交出財物而出讓其他合法權益。這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2)前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的活動,其直接侵犯的不僅可能是財產權,也可能是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其他合法權益;而后罪侵犯的客體只能是公私財產所有權。
在確認招搖撞騙罪時包括網上的聊天記錄、對方謀取非法利益的證據以及偽造公職人員的相關證據,那么在認定招搖撞騙行為時也是需要確認對方是否有冒充國家公職人員或者是進行侵占的行為,那么司法機關也是會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情節以及造成的后果來確定處罰力度。
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招搖撞騙罪情節嚴重的幾種情形
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與相關罪名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賠償金的分類和解釋
2021-03-04現役軍人離婚可以不用部隊開證明嗎
2021-02-11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眾籌操作過程中的障礙
2021-01-08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