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對無責任能力人正當防衛嗎
無責任能力人,是指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對于無責任能力人行為能否實行正當防衛,我國刑法學界目前存在兩種不同主張:
1、否定說。此說認為,對無責任能力人的行為不能實行防衛。其理由主要是:正當防衛是針對不法侵害的。“不法”與“違法”是同義語,必須是主客觀相統一的行為。僅僅客觀上造成損害而主觀上沒有罪過或過錯的,不能稱之為不法侵害,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或者精神病人的行為是沒有罪過和過錯的行為,因而對其不能進行正當防衛。所以,無責任能力人不能成為正當防衛的對象。
2、肯定說,此說認為,對于無責任能力人的行為可以實行正當防衛。其主要理由是:不法侵害不以行為人主觀上有責為必要,只要行為客觀上造成對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利益的嚴重損害;就屬于不法侵害,無責任能力行為人的侵害行為同樣具有不法性質,因而可以對之實行正當防衛。
從一般意義上講,不法侵害應是主客觀相統一的行為,但對正當防衛中的不法侵害,則應從法律追求的價值和法律設立正當防衛制度的宗旨出發進行探詢。法律的目的在于實現正義與公平,凡是有損正義、公平的要求,給法律賴以生存并竭力維護的社會秩序造成損害的行為,不管行為人主觀意思如何,責任能力怎么樣,都與法律的價值背道而馳,都是對法律尊嚴和權威的一種破壞,因而也都應為法律所禁止,此其一,其二,法律設立正當防衛制度的目的,是為了防衛在緊迫情況下,合法權益不能有效地受到法律保護的缺撼。如果強調不法侵害必須出于侵害人的主觀意思,且行為人必須具備責任能力,勢必要求防衛人在實施正當防衛之前先弄清楚不法侵害人的主觀意思和責任能力。而這在合法權益正在遭受不法侵害侵襲的危機時刻,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故我主張,不法侵害的認定標準應以客觀說為宜。不過,從人道主義出發,考慮到無責任能力人是社會的弱者,因而對他們實行防衛時,不能像對一般的違法犯罪人那樣,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避免不法侵害時卻不采用,而是仍可進行正當防衛。相反,對無責任能力人的侵害要盡可能地采用其他方法避免,只有在不得己的即用其他方法,但不能避免不法侵害的情況下,才對無責任能力人的不法侵害進行正當防衛。
防衛過當的性質
防衛過當是非罪行為的正當防衛,由于超過了必要限度而轉化為罪的一種形式。但防衛過當與一般犯罪行為是同的。防衛過當基于防衛的認識與目的,針對正在發生的不法侵害的侵害人實施的防衛行為,只是這種防衛行為明顯超過了必要限度而造成了重大損害。它具備正當防衛成立條件中除防衛強度之外的其它要件,因之與一般犯罪行為是不同的。防衛過當構成犯罪的行為具有防為目的性與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相統一的性質,既防衛過當的行為主觀上仍有防衛的目的,而沒有加害的目的。而一般犯罪行為是沒有防衛目的的。防衛過當發生的條件與一般犯罪行為不同,防衛過當的發生是存在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防衛過當行為人既是防衛人(受害人)也是犯罪人,這種主體并存在防衛過當行為人身上,而一般犯罪人是沒有這種情況的。
防衛過當的法律后果與一般犯罪不同,根據我國修訂后的刑法規定,防衛過當構成犯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但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對一般犯罪人犯同樣之罪,如情況相同時是不能減輕或免除處罰的。從刑法的條文中我們可以發現防衛過當具有這種性質:
1、主觀罪過性。防衛過當者不能處理好自己行為的適應性,并放任和希望這種行為向過于嚴重的損害方向發展,這是一種主觀罪過。
2、損害擴大性。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不一定造成重大損害,但造成了不應有的重大損害,說明了防衛過當性是防衛過當的充分條件。防衛過當造成的損害是違法的、不應有的損害。
3、刑事違法性。通過不計后果的、任意濫用防衛權,造成對方不應有的重大損害,這使正當的防衛行為成為犯罪行為。可以說,違法性是防衛過當的最基本的法律性質,也是保證防衛正當性的重防線。
4、客體不定性。作為一種犯罪行為,防衛過當卻沒有特定具體的客體,可能是他人的生命利益,也可能是他人的健康利益,根據我國刑法分則的具體有關條文定罪量刑。
5、罪名多樣性。防衛過當可能會侵害多種客體,因此也就可能觸犯多種法律。對此我國刑法的態度是,以防衛過當所侵害的客體的不同及損害程度的不同,定為各種不同的罪名。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能對無責任能力人正當防衛嗎”問題進行的解答,對無責任能力的人是可以實施正當防衛的,但對他們實行防衛時,不能像對一般的違法犯罪人那樣,應當盡量采取其他方式避免侵害行為的發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見的無效購房合同有哪些
2021-03-10引用網絡上句子算侵權嗎
2021-03-26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