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第25條第1款的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犯罪形態包括完成形態和未完成形態。通說認為,刑法分則規定的構成要件都是以既遂為模式的,相對于既遂犯而言,犯罪預備、未遂、中止稱為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在刑法中共同犯罪和未完成罪屬于犯罪的特殊形態,也是比較復雜的問題。因此,把刑法問題導向復雜化的領域就是共同犯罪和犯罪形態。在審判實務中,如何認定共同犯罪中犯罪形態問題,筆者簡要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簡單共犯即在共同實行犯罪的場合
(1)共犯中的一人使犯罪既遂的,共犯整體既遂。也就是說如果在共同犯罪中其中一人使犯罪既遂了,全體共犯人承擔既遂的罪責。對其他共犯人不需要考慮未完成罪的問題,只是考慮作用大小區分主犯、從犯的問題。例如,甲乙二人共謀殺害丙某,共同持刀刺殺丙某,甲某刺中丙某心臟,致丙某死亡,乙某僅僅刺中腿部。乙作為共犯人之一,同甲共同承擔故意殺人既遂罪責。不因為乙某僅僅扎中腿部,不是致死原因,而認為成立未遂。
(2)如果全體共犯人一致中止犯罪的,自然所有共同犯罪人都成立犯罪中止。如果部分共犯人自動停止犯罪,并使整個犯罪未達既遂狀態的,自動停止的共犯人成立中止犯,未自動停止的共犯人成立未遂犯。
二、在復雜共犯的場合,因為除實行犯以外,還存在著教唆犯或者幫助犯。通常整個共同犯罪的進程“從屬于實行犯”的進程。具體而言:
(1)如果實行犯實行犯罪既遂的,教唆犯或者幫助犯也按既遂犯處理。
(2)如果實行犯實行未遂的,教唆犯或者幫助犯也是未遂犯,適用刑法第23條未遂犯的規定處罰。
(3)在犯罪預備的場合,因為還沒有人著手實行犯罪,實行犯實際上還沒有出現。如果打算實行犯罪的人因為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著手的,屬于預備犯,其幫助犯也屬于預備犯。其教唆犯是否屬于預備犯有兩種觀點:A.教唆犯從屬于被教唆人,既然被教唆人成立預備犯,教唆犯也成立預備犯。按照第22條預備犯的規定承擔罪責,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B.應當按照教唆本身未遂的情況,即刑法第29條規定的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況,承擔罪責。依法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主要取決于對刑法第29條第2款“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的理解。如果把該條第2款的“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理解為沒有著手實行犯罪,那么,B種觀點合理一些。從罪責均衡角度看,筆者認為B種觀點較為可取。
(4)部分共犯人中止。在共犯與犯罪形態問題上,部分共犯人中止,部分不愿或者沒有中止的情況比較復雜。
A、教唆犯、幫助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中止犯罪,并阻止實行犯使整個犯罪未達既遂狀態的,教唆犯、幫助犯成立中止犯。教唆犯、幫助犯在預備階段阻止實行犯使整個犯罪未達既遂狀態的,實行犯成立預備犯。教唆犯、幫助犯在實行階段阻止實行犯使整個犯罪未達既遂狀態的,實行犯成立未遂犯。
B、實行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中止犯罪,并使整個犯罪未達既遂狀態的,實行犯成立中止犯。教唆犯、幫助犯并未停止教唆、幫助行為,實行犯在預備階段中止犯罪的,教唆犯成立未遂犯,幫助犯成立預備犯。實行犯在實行階段中止犯罪的,教唆犯、幫助犯均成立未遂犯。
對于這類共同犯罪中出現部分停止犯罪部分不停止犯罪的情況,認定時注意把握兩個原則:
①中止必須具有有效性。缺乏有效性不能單獨成立中止。這個有效性包括有效地阻止犯罪結果發生;或者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行為對犯罪所起的作用。這是部分共犯人成立犯罪中止需要具備的一個條件。例如,甲乙共謀盜竊,甲借來一輛手推車交給乙,約好晚上去盜竊。回家后甲后悔了。到約定的時間甲沒有去參與盜竊,乙單獨實施了盜竊。本案中,甲提供了推車,但沒有按約定去實行犯罪,乙使用手推車盜竊既遂。甲是犯罪的預備、未遂、既遂還是中止?正確答案是既遂。因為雖然甲有停止犯罪的行為,但他僅僅是單方面停止參與實行,沒有消除自己對犯罪的作用(提供手推車),缺乏有效性,所以乙利用他提供的犯罪工具犯罪既遂,甲也隨之作為幫助犯而成立既遂。在教唆他人犯罪的場合,教唆犯要想獨自成立犯罪中止,必須有效消除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作為實行犯(被幫助人、被教唆人)只要本人自動中止犯罪預備活動或者在著手實行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通常就具有有效性,單獨成立犯罪中止。
②部分共犯中止行為的效力,只及于中止者本人,不及于其他的共同犯罪人。例如,甲教唆乙殺人,乙接受教唆后進行了犯罪的準備,但后來改變了主意,決定放棄犯罪。乙單獨成立犯罪中止,并且其中止的效力只及于他本人,甲不成立犯罪中止。同理,乙著手實行犯罪的過程中,正在掐被害人的脖子時,對被害人產生憐憫之心,自動放棄了犯罪,乙成立犯罪中止。實行犯單獨中止的效力不及于教唆犯,甲則成立犯罪未遂。
除此之外,要正確把握共同犯罪,還需要了解片面共犯。片面共犯,是指共同行為人的一方有與他人共同實施犯罪的意思,并協力于他人的犯罪行為,但他人卻不知道其給予了協力,因而被協力者與協力者之間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形。有學者認為:“片面共犯確實只有單方面的意思聯絡,因而缺乏彼此共同的意志。也正因如此,它不可能是全面共犯,而只能是片面共犯。暗中故意幫助他人實施故意犯罪,被幫助者雖不知情,但幫助者既與他人有共同發展的故意,又有共同犯罪的行為,根據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按片面共犯論處,是比較適宜的,不是客觀歸罪?!?/p>
學者們在能否成立片面共犯有著不同的意見,即使是贊成成立片面共犯的觀點學者,在成立片面共犯的范圍問題上也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共同犯罪的成立有兩種學說:一種為犯罪共同說,一種為行為共同說。犯罪共同說認為,成立共同犯罪,除有共同的犯罪行為之外,必須要有共同的犯罪意思聯絡,否則不存在共犯問題。行為共同說認為,共犯關系的發生,僅以雙方的共同行為即可,至于其意思如何,則在所不問。主張片面共犯的學者(積極說)認為,“共犯之觀念,不以雙方的故意為必要,共犯者一方,雖無與他人共同之認識,而他之一方,有此共同之認識時,僅此一方可生共犯關系。易言之,得認為有一方的共犯也?!狈穸ㄆ婀卜傅膶W者(消極說)認為,共犯關系之發生“以實施犯罪前,共犯者間須有共通之故意,若事前無互相加功之認識時,各成立單獨犯,而不發生共犯關系也。”
筆者認為,贊成成立片面共犯確有客觀歸罪之嫌疑,既然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當然不能成立共同犯罪了,那么又何來的片面共犯呢?不能因為此種犯罪客觀上與共同犯罪相似就認為成片面共犯。至于行為定性上,片面幫助的行為實際上是利用他人的犯罪行為實現自己的目的,符合間接正犯成立的條件。對間接正犯,應根據其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罰,因此也不存在放縱犯罪的問題。乙的主觀罪過形式為直接故意,體現在本案中即是知道甲可能會將丙殺死,卻鎖上門,利用甲的犯罪行為實現自己的目的,盡管其鎖門行為沒有像甲用刀砍那樣直接、強烈,兩者行為的惡意性存在著區別,但性質上卻一樣,只是在量刑上應該將兩者有所區別對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二手房陰陽合同的具體解決辦法
2020-11-21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所有權本身具有的特性
2020-11-14破產清算必須注銷公司嗎
2021-03-09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責任準備金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