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是犯罪中止。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預備的概念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犯罪中止的概念
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
犯罪中止的特征:
1、必須是在犯罪預備過程中或犯罪實行過程中放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條件;
2、必須是主動放棄犯罪(自動性是實質條件);
3、必須是徹底放棄犯罪。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都是不同的犯罪狀態,如果行為人有中止行為的,人民法院是需要從輕處罰的,但是仍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行為屬于隱藏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1人身損害鑒定標準
2021-02-05以文種為標準,行政裁判文書可以劃分哪幾類
2021-02-09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起訴共同保證人的訴狀
2021-03-12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資產
2021-03-11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其補償標準該如何計算呢
2021-03-19剛買的二手房要拆遷怎么辦理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