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刑法規定,以非法占用為目的,騙取公私財產,金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的時候,首先要看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出自非法占用,這是詐騙罪構成要件之一,屬于主觀要件。那么,如何對詐騙罪非法占有認定?下面我們跟隨小編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
一、如何對詐騙罪非法占有認定?
根據司法實踐,對于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6、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
但是,在處理具體案件的時候,對于有證據證明行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單純以財產不能歸還就按金融詐騙罪處罰。
在詐騙案件的辯護實務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應當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避免單純根據損失結果客觀歸罪,也不能僅憑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認定時,必須堅持證據裁判原則,也就是必須有確實、充分的證據才可以認定。
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綜上所述,一種犯罪活動構成詐騙罪,必須要滿足構成要件。對詐騙罪非法占有認定,要從幾個方面出發,如果當事人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騙取資金、獲取資金后逃跑的、對于非法獲取的資金肆意揮霍的等等,就可以認定為非法占用。構成詐騙罪的,法院會根據金額及犯罪情節等因素做出判決。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信用卡詐騙罪數額標準是多少
互聯網發達的當代怎么避免網絡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特價商品不退換合法嗎
2021-03-07物業維修費能否計入物業管理費
2020-11-17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有抵押物還能保全其他財產嗎
2020-11-19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有什么內容
2020-11-28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