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車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情形
1、車主與駕駛員為雇傭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2、駕駛員為職務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
3、連帶責任:
在車輛有安全隱患或車主有過錯的情況下,車主與車輛使用人構成共同侵權,車主責任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予以確定。
4、不承擔責任:
①因被盜、被搶等車主意志外原因,導致車輛被他人控制,進而發生道路交通事故;
②如果名義車主提供了充分證據證實車輛確已實際移轉,且名義車主自身沒有過錯,真正車主也承認其車主身份,在這種情況下,名義車主可不承擔責任。
5、車主出租、分包車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二款: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交通事故賠償原則
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失后,找誰索賠、損失多少等問題是受害人最關心的問題。《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對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民事賠償規定了嚴格責任原則,以體現對交通弱勢群體的保護。與過去無過錯原則(賠償10%)有很大區別。
一般情況則都要由機動車一方承擔民事責任。除非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且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可以減輕責任。減輕責任部分為10%至50%之間,法和條例均未規定,高法正在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關司法解釋中規定。
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屬于民事侵權損害賠償。一般堅持全部賠償原則、財產賠償原則、無過錯責任賠償原則、過失相抵賠償原則、公平原則、等價賠償的原則和衡平原則。
(一)全部賠償原則。全部賠償原則。全部賠償原則是指交通事故當事人,應當按照交通事故責任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全部予以賠償,也就是賠償實際造成的損失。
1、按照所負交通事故責任的大小,全部按責任比例確定的數額賠償。
2、全部賠償包括賠償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交通事故造成的財產直接損失是現有財產的減少,間接損失是指因為交通事故而失去的可得利益,如因為交通事故使營運車輛造成停運的,應該賠償其停運損失。全部賠償原則要求不僅賠償直接損失,對造成的間接損失也要賠償。
3、全部賠償原則不僅要對直接受害人全部賠償,對間接受害人也要全部賠償。間接受害人指交通事故致人傷亡依靠受害人撫養的近親屬,其生活來源喪失的,要依法對被撫養人承擔全部賠償。
4、全部賠償應當包括對受害當事人為恢復權利,減少損失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的承擔。如對訴訟費用律師費用的承擔。
5、全部賠償原則不僅包括賠償財產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還有精神損害賠償。
6、全部賠償原則賠償的是合理的損失,不合理的損失,借故增加的開支,不予賠償。
(二)財產賠償的原則。因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人身傷害還是精神損害均以財產賠償作為基本方法。
1、對于財產的損失,只能用財產的方式進行賠償。
2、對于人身傷害也以財產的方式予以賠償。對于人身傷害造成的死亡、致傷、致殘,應以財產的方式補償因醫治傷害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損失多少財產就補償多少。人身傷害引起的痛苦,應該適用精神損害賠償的方法,以財產予以賠償。
3、對于精神損害的賠償,也以財產的方式予以賠償。
確認財產賠償原則,就是明確交通事故造成的一切損失,都以財產方式予以賠償,以補償受害人的實際損失。
(三)機動車方負無過錯賠償。《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是我國民事立法對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法律條文。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上述規定就是交通事故無過錯責任賠償原則。其根本目的,在于切實地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更好的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交通事故車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情形”等問題進行的解答,交通事故車主要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的情形包括車主與駕駛員為雇傭關系、駕駛員為職務行為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分公司設立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1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農村機動地有什么用途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