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與交通肇事罪的認定。
這里必須明確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作為犯罪客觀方面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交通肇事罪的認定有著直接的關系。應當把責任問題與違反交通運輸法規造成的嚴重后果,具備的賠償能力和肇事行為具有的法定情形三種情況相結合起來認定是否構成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關于審理交通肇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的規定,事故責任與交通肇事罪的認定存在以下四種關系:
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主要責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額在30萬元以上的;
4.交通肇事致使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六種情形之一的:
①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②無駕駛資格駕駛的;
③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安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④明知是無牌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⑤嚴重超載駕駛的;
⑥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在以上的所有情形中,事故責任都是不可或缺的。
交通事故責任問題是交通肇事罪犯罪構成客觀方面特征的具體說明。
犯罪構成是指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觀和主觀要件的統一。簡言之,犯罪構成就是某行為是否構成某犯罪的標準。交通肇事罪作為業務性過失犯罪,它有著自身的特點,即該事故通常是由肇事者和被害人的共同過失造成的。肇事者有無過失,過失大小往往與能否認定交通肇事罪有著直接的關系。事故發生后,公安機關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依據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
公安機關的責任認定是在考察該行為客觀方面的基礎上綜合作出的,反映該行為在客觀方面的一些量化特征,但是并不能全面反映行為客觀方面的所有特征,比如危害結果,而危害結果是過失犯罪在客觀方面必備的要件,在過失犯罪處理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此,交通事故責任在交通肇事面的犯罪構成中是作為犯罪客觀方面的重要內容發揮作用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訴訟行為有哪些
2021-02-17實習期工資會漲嗎
2020-11-30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股東可以當法人代表嗎
2021-02-11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