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證糾紛是指什么?
土地糾紛的實質是土地權屬糾紛,即是指對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它包括農地、山地、草原、水域等因所有權、使用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爭執。權屬糾紛發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地界不清、土地權屬紊亂、政策和體制的變更,以及其他歷史遺留問題等。
具體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土改、合作化時留下來的土地權屬未定,地界無明顯的標志或土地證上規定得不夠明確。
(二)公社化時期體制調整,新劃地界不清或調整不合理,協議書訂得不明確。
(三)因過去無償占有或平調而變動的土地。
(四)因歷年集體搞水利建設、平整土地造成地界變更,土地原有狀況或新隊之間歸并,原有田界鏟除,無原始記載,現在恢復鄉村原建制無歷史依據可查考的土地。
(五)因行政區劃變更,原社隊之間、社隊與國有土地之間因插花地互越地界以致地界不清的土地。
(六)因移民開荒,侵占他隊的荒山、荒坡、荒地和原權屬不清的公共土地。
(七)因其他各種歷史原因遺留下來的土地瓜葛問題。
(八)因土地的征用、承包等引起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變更而產生的權屬爭議等。
(九)鄉鎮集體企業建設用地,由于過去沒有具體規定,需要重新給予核定。
(十)鄉村公共事業或公益事業占有的土地,過去沒有給過補償,群眾后來提出要補償等問題。
(十一)1950年無償劃撥的荒山、荒坡、荒地等,當時未計算面積,并無規定地界,幾經變遷,從而引起地權、地界的爭議。
(十二)有的單位征用土地的證據遺失,無據可查,從而引起的土地爭議。
(十三)農民使用的宅基地,因地界不清,從而引起的土地爭議及城鎮個人因地界不清引起的土地權屬爭議。
(十四)企業與企業之間因土地權屬不清引起的土地屬爭議。
總之,土地糾紛的調處應先搞清發生糾紛的原因及爭議的性質和關鍵問題,再根據雙方就爭議問題所持的意見、理由,研究確定土地糾紛的實質。
土地使用證糾紛的情況經常發生,在于土地面積雙方調和確定不穩定,各家都認為土地屬于自己所有,但是都不愿意進行退讓,從而造成糾紛問題越來越嚴重。但是土地使用證上應當明確規定土地的使用面積,如果相應的土地沒有進行確認,則需要讓國家部門進行確認。
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的比例是多少
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怎么辦理?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無罪辯護流程
2021-03-17外資企業股權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3-18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婚手續
2020-12-13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