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可以發生在哪些情況
《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
(一)、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
(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
二、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
(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犯罪中止分為預備中止、實行中止等,任何人若是實施了犯罪行為,此時雖然會受到刑事處罰,但若是在預備階段,以及實行中止等的階段,都有可能會被認定為是犯罪中止。根據刑事法律的規定,可以知道,任何犯罪中止的刑事犯罪主體,都有可能會被減輕處罰。
犯罪中止情節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也是需要進行處罰的,只是在原有刑法的基礎上進行減輕處罰。犯罪中止具體的處罰需要根據犯罪人的情節,以及案情決定,可能會免除處罰,也可能按照根據刑事規定進行處罰。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危險犯犯罪中止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嗎?
法律規定犯罪中止有幾種類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2-14認購協議可不可以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
2020-11-17環境侵權人對生態環境有修復責任嗎
2021-01-01先離婚后告重婚可以嗎
2020-12-17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車輛記分周期是按年檢時間算嗎
2021-02-27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