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達到既遂的標準不認罪就不能定罪了嗎?
犯罪達到既遂的標準不認罪也是可以定罪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二、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1、犯罪結果不同:未遂的結果是犯罪目的無法完成,既遂則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義不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實施完成的是既遂。
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關法律行進審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減免,可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三、既遂犯判緩刑的條件是什么?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予關押不至于危害社會的,才能適用緩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累犯不能適用緩刑。
犯罪既遂也很好了解,就是犯罪嫌疑人已經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犯罪結果,就像是故意殺人的話,被殺者也已經死亡了,對于犯罪既遂的量刑標準是根據法律規定量刑的,需要有詳細的案例才能準確的分析。
犯罪既遂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現形式
犯罪既遂后的幫助屬于什么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應如何計算假釋考驗期
2020-11-08a級通緝令會判死刑嗎
2021-01-22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