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繼承權有哪些規(guī)定
依《繼承法》規(guī)定,繼承權人可以放棄繼承權,放棄繼承權,意味著放棄與繼承權相關的其他幾種權利。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一、放棄繼承權,不產生代位繼承。
如果繼承權人生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放棄繼承權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在被繼承人死亡時,繼承人的子女喪失代位繼承權。雖然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是產生代位繼承的唯一條件,但在繼承人死亡之前已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即放棄了無償享有被繼承人的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的放棄,標示著繼承人沒有繼承權,也就是說,一個沒有繼承權人的子女,當然就不會產生代位繼承的問題了,所以,放棄繼承權,也就不產生代位繼承問題了。
二、放棄繼承權是無條件和無保留要求的。
放棄繼承權,是繼承權人主動放棄對被繼承人遺產的無償享有權,如果繼承權人以某種條件或要求為前提作為放棄繼承權的條件,其放棄繼承致其不能履行決定的義務或者侵害了其他繼承權人的權利,則這種放棄繼承權的表示是無效的。因此,放棄繼承權必須以確保其履行決定的義務,確保其他繼承權人的權益不受侵害,有條件和保留意見的放棄繼承權不成其為放棄繼承權的表示。
三、放棄繼承權的表示作出后,要恢復繼承權,需經(jīng)法院作出決定。
放棄繼承權有兩種方式:
一是書面的形式;
二是口頭的方式。
放棄的表示一經(jīng)作出,并得到其他繼承人的認可,為恢復其繼承權、重新主張繼承權而引發(fā)的訴訟糾紛,必經(jīng)人民法院依據(jù)放棄繼承權人提出的恢復繼承權的理由作出,否則,繼承權不能復得。
放棄繼承權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和遺產分割之前表示,恢復繼承權則必須在遺產處理之前表示,否則法院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黑社會性質案件”認定證據(jù)收集指引是怎樣規(guī)定的
2020-12-08行政訴訟維持判決之作出必須同時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船舶修理受傷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25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zhí)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生存保險可以買嗎,生產保險與死亡保險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合法
2021-03-09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出租是什么意思
2021-03-05新農村建設就是拆遷嗎
2021-02-04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