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殺人罪辯護方向有哪些?
1.從作案工具的殺傷力與危及人命的關系。
2.從打擊部位分析是否是致命的要害部位,是否足以直接造成人的死亡后果。
3.被告人的傷害行為是否有節制。并且,主動停止了傷害行為。
4.在被害人失去逃跑或反抗能力時,被告人是否存在主動放棄能夠繼續進行的傷害行為或者直接索命。
5.在兩位被害人的生命體征未達到或未出現死亡的跡象,。
6..從危害行為與結果的因果關系看,危害行為并不會必然導致死亡結果的發生。
7.被告人是一時激憤實施的傷害行為,而不是事前有預謀的。
8.指控為故意殺人,與邏輯不符,存在諸多疑點。
二、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故意殺人罪的行為主體包括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
(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
(2)對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生或明知道必然發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生。
(3)特定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為定罪的意義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大于間接故意。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對于故意殺人罪的判罰情況在法律上是有明確的規定的,在司法實踐中,如果故意殺人的犯罪事成立的話,那么辯護人可以根據上述標準來進行輕罪辯護,目的在于減少當事人的犯罪事實的判罰情況,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的案情來處理。
故意殺人罪量刑標準
故意殺人罪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簽三年合同違約金多少
2020-11-25承諾為什么會出現遲延
2021-03-06什么行為是傳銷
2021-01-15政府采購法,罰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0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掛名法人報酬多少錢
2021-03-01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權利質權標的的要件有哪幾種
2021-03-22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