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房地產開發商對國家的國有土地資源的審批的相關政策都是非常了解的,如果不是用來修建國家重大公共工程項目的,想要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這種情形也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大多數我們都是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可是很多民眾根本就區分不清楚在我國土地使用權劃撥與出讓的區別是什么?
在我國土地使用權劃撥與出讓的區別是什么?
在我國取得建設用地主要有兩種方式,出讓(包括招標、拍賣、掛牌和協議四種形式)和劃撥,取得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出讓土地使用權主要有以下四點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1)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2)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3)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2、取得的代價不同
如果是劃撥,土地使用者只需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后即可從政府取得土地;出讓則是土地使用者以市場價支付足額的土地出讓金從政府手中購得土地。
3、使用期限不同
劃撥土地使用權沒有使用年限的限制,出讓土地使用權有最高使用年限限制。
4、轉讓條件不同
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和抵押依法受到限制,必須經過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準,符合一定的條件才可以轉讓、出租和抵押;而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則完全不受上述限制。
由于劃撥土地是土地使用權人無償取得,《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劃撥土地使用權,除以下四種規定的情況外,不得轉讓、出租、抵押。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產權證明;
(4)依照《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和劃撥在適用范圍,取得的代價,包括轉讓的條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就說劃撥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幾乎是不需要承擔任何的稅費的,但是出讓意味著是要向國家交一部分的土地出讓金的。
如何進行國有土地出讓,國有土地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農村土地租賃合同書
土地證辦理費用需要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合同,怎么證明之間的勞動關系
2020-11-16公司注銷后民事訴訟主體責任承擔的問題
2021-02-08個人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如何處理
2021-02-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2021-01-09非直系親屬贍養協議范文
2021-03-22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