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共同犯罪和聚-眾犯罪有什么區別
聚-眾共同犯罪是由首要分子組織、策劃、指揮眾人所實施的共同犯罪。認識聚-眾犯罪是認識聚-眾共同犯罪的前提。聚-眾犯罪是由首要分子組織策劃、聚集糾合多人所實施的犯罪。“聚-眾”是實施犯罪的形式。
聚-眾犯罪有如下特點
(1)參與人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必須有首要分子,即在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必須有三人以上參與,參與人可能隨時增加或減少,而非處于固定狀態。參與人雖為三人以上,但參與人不一定是犯罪人。
(2)行為的公然性。聚-眾犯罪由于人多勢眾,常使犯罪處于可見可聞的情況,首要分子正是要利用這一?點來實現自己的犯罪意圖。
(3)行為的多樣性。由于參與人復雜,使得聚-眾犯罪行為呈現多樣性的特點。
聚-眾犯罪與聚-眾共同犯罪不是等同的概念。根據刑法規定,聚-眾犯罪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屬于共同犯罪的聚-眾犯罪。如刑法第317條第2款規定的聚-眾持械劫獄罪,其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與其他參加者,都具有共同犯罪故意與共同犯罪行為,均應承擔刑事責任,因而符合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
另一類聚-眾犯罪是否屬于共同犯罪,則要依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刑法第291條規定的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刑法規定只處罰首要分子,故只有首要分子的組織、策劃、指揮行為是犯罪行為。當首要分子為二?人以上,共同組織、策劃、指揮聚-眾犯罪時,構成共同犯罪自不待言。但當首要分子只有一人時,就是一人以聚-眾方式犯罪,無共同犯罪可言。由此可見,聚-眾犯罪?不一定是共同犯罪。有人認為,聚-眾犯罪都是共同犯罪,在上述情況下也存在主犯、從犯與脅從犯的區別,其中的首要分子是主犯,其余的參加者是從犯或脅從犯,?但立法者根據打擊少數、爭取教育改造多數的刑事政策,只規定處罰首要分子。可是,從法律上判定某種行為是否犯罪的標志,是法律是否對該行為規定了刑罰后果?(法定刑);如果沒有規定刑罰后果,即使明文禁止,也不是犯罪。既然刑法沒有規定處罰其他參加者,就表明其他參加行為不是犯罪行為,參加者也不可能是從犯與脅從犯。
綜上述,聚-眾犯罪與聚-眾共同犯罪是這兩個名稱看似相似,其實是不同的兩個意思。聚-眾犯罪則是聚-眾共同犯罪的前提。聚-眾犯罪是否屬于共同犯罪,則要依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更多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律師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居期間購的房如何分割
2021-03-07被委托人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07公司未設立已經出資款項如何返還
2021-02-17夫妻抵押離婚后擔保失效嗎
2021-02-02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高鐵拆遷補償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0-12-23